【组成】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0g,扁豆15g,厚朴10g,砂仁6g,茵陈15g,车前子15g,法半夏10g,柴胡10g,当归10g,丹参15g
【功效】健脾利湿,行气活血。
【主治】黄疸,属脾虚湿困,肝郁血滞者。症见面色黄,体倦乏力,两胁时有隐痛,腹胀,纳差,恶心,大便正常,小便黄;舌质暗红、苔薄,脉弦滑。
【经验】方中以党参、白术、茯苓平补脾胃之气;扁豆甘淡,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运化,通上下气机;厚朴除湿散满;茵陈、车前子清热利湿、退黄;丹参、当归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行气活血之功。
【验案】王某,男,36岁,1980年4月20日初诊。
患者于1977年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麝浊16U,脑絮+++,谷丙转氨酶316U/L),当时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曾服中、西药,肝功能时好时坏,始终未能恢复正常。1980年4月16日查肝功能:麝浊16U,脑絮++,谷丙转氨酶316U/L。就诊时见:面色黄,体倦乏力,两胁时有隐痛,腹胀,纳差,恶心,大便正常,小便黄;舌质暗红、
苔薄,脉弦滑。
中医辨证:脾虚湿困,肝郁血滞。
治法:健脾利湿,行气活血。
处方: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0g,扁豆15g,厚朴10g,砂仁6g,茵陈15g,车前子15g,法半夏10g,柴胡10g,当归10g,丹参15g
用药14剂,食欲好转,恶心已止,余症减轻,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45U/L。仍以前方为主,去砂仁、法半夏,加金钱草15g、虎杖15g继服。共服28剂,诸症均消失,仅感时有腹胀,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02U/L,麝浊6U,脑絮(-)。
后续用上方配合杞菊地黄丸调服,巩固疗效。1981?1982年多次复查肝功能均正常。
〔赵凤达,蔡灿林.洪广祥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J].江西中医药,1993,24(4):1-2〕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罗仁
慢性肾炎验方_罗仁
肾积水验方_罗仁
咽炎验方_罗仁
头痛验方_罗仁
失眠验方_罗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