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7.土风疮:陈某,男,2岁。初诊:1987年7月23日。主诉:全身散发皮疹1周。病史:患儿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头面、四肢多见,为红色斑丘疹,瘙痒,抓破后流黄水,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手心发热,舌红苔白,脉数。
诊断:土风疮(丘疹性荨麻疹)。
辨证:湿热生风。
治法:疏风清热,除湿止痒。
方剂:升降散加味。
处方:
僵蚕9g,蝉蜕9g,姜黄6g,酒大黄4.5g,金银花15g,连翘15g,黄芩15g,蒲公英15g,生地黄12g,土茯苓15g,地肤子9g,甘草5g,木通9g
患儿服上方3剂而愈。
编者按:升降散出自《伤寒瘟疫条辨》,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主要用于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丘疹性荨麻疹,中医称为“土风疮”,指因肌腠虚疏,复感风邪所致,以状如风疹而头破,乍发乍瘥为特征的皮肤病。皮损可见水肿性红色风团,中心有坚硬小水疱,瘙痒剧烈,常有结痂。皮疹常成批出现,此起彼伏,缠绵不愈。多发生在四肢伸侧,腹、臀等部位。多见于婴儿及儿童,夏、秋季多发。《诸病源候论·疮病诸候》谓:“土风疮,状如风胗而头破,乍发乍瘥,此由肌腠虚疏,风尘入于皮肤故也,俗呼之为土风疮也。”临床常以风热犯表及胃肠湿热多见。风热犯表者,杨老多予升降散加减,方中蝉蜕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僵蚕祛风散结;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以泄皮毛之邪;生地黄、酒大黄凉血和血;土茯苓、地肤子祛风止痒。
口角流涎验方_成肇智
口角流涎验方_成肇智
口角流涎验方_成肇智
口淡乏味验方_成肇智
口淡乏味验方_成肇智
口淡乏味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