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口淡乏味,不思饮食,食后腹胀,面白神疲,气短乏力,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肥胖,舌淡苔薄,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型乃饮食不当、严重吐泻或久病之后,脾胃气虚,运化失职所致。本型口淡乏味症的诊断依据,
一是脾失健运的症状,如不欲饮食,食后腹胀,大便稀溏等;
二是一般气虚的表现,如面白神疲、气短乏力、声低懒言、舌淡脉弱等。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虚证,阴证。病机: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减退。
【治法】益气健脾,理气和胃。
本型源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因此益气健脾以助运化为治疗的首务;佐以理气和胃,以促进口味的恢复。
【方剂】以加味香砂六君子汤为主方:
【组成】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制半夏6g,陈皮6g,木香6g,砂仁6g,炒麦芽10g,炒谷芽10g,甘松6g。
水煎服。
本方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为主药;半夏、陈皮化湿和中,木香、砂仁行气健胃,为辅药;麦芽、谷芽、甘松健胃助消化,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兼湿滞,脘痞呕恶,身困苔厚腻,加藿香10g,厚朴6g,白豆蔻6g;
兼阳虚,胃脘冷痛,泛吐清涎,加干姜10g,草果6g,丁香3g。
系统性红斑狼疮验方_田从豁
少精弱精验方_于增瑞
精液不液化验方_于增瑞
不射精症验方_于增瑞
早泄验方_于增瑞
精液不液化验方_于增瑞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