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口淡无味,纳谷不香或饥而不欲食,胃脘嘈杂,口干咽燥,精神倦怠,气短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辨证分析】本型由于热病、久病后气阴两伤,脾胃不和,运化功能减弱所致。本型和脾胃气虚型都属脾胃虚证,但本型虚在气、阴两方面,与单纯气虚有别。
具体而言,本型不仅表现为食少乏味、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气虚之象,
而且有胃中嘈杂、口干咽燥、舌红苔少等阴亏症状,二者并存,使病情稍显复杂。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热证,虚证,阳证。病机:脾胃气阴两虚,运化功能受损。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和胃。
本型既因脾胃气阴两虚引起,治疗当益脾气、养胃阴同时并举,气阴充足,脾胃和调,口味自复。
【方剂】四君子汤合益胃汤加减为主方:
【组成】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黄精12g,山药12g,炒谷芽12g,甘松6g。
水煎服。
方中党参、白术益脾气,沙参、麦冬养胃阴,为主药;茯苓健脾,玉竹生津,黄精、山药气阴双补,共为辅药;谷芽健胃,甘松行气,以增食欲,为佐使药。
若气虚甚,加黄芪15g,太子参12g;
阴虚甚,加生地黄12g,石斛12g。
****验方成药
白术12g,神曲12g,炒麦芽12g,太子参12g,茯苓12g,木香6g,青皮6g,陈皮6g,甘草6g,槟榔6g,水煎,分二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中虚兼食滞者。
枳实12g,橘红10g,制半夏10g,茯苓10g,苍术10g,厚朴10g,藿香10g,青皮10g,香附10g,甘草6g,水煎,空腹温服,每日1剂。适用于湿阻中焦者。
香砂平胃丸,温开水送服,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湿邪困脾型。
针灸疗法
体针: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
梅花针:取脾俞、胃俞、三焦俞、华佗夹脊(7-17椎)、足三里等穴,给予轻刺激,隔日1次。
&&&&
风湿性心脏病验方_阮士怡
风湿性心脏病验方_阮士怡
腰椎间盘突出症验方_石仰山
遗精验方_刘志明
失眠验方_刘志明
冠心病验方_刘志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