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验方

病例案3:吴姓患者,女,60岁,2010年3月11日初诊。

不寐(顽固性失眠),胆胃不和,痰湿内扰,心神不宁。

患者身体偏胖10年前因情绪不畅导致入睡困难此后病情逐年加重,偶尔服用安定片帮助睡眠(因惧怕成瘾,很少服用),从未系统治疗。近半年不寐更加严重:入睡困难,每晚3~4点才可入睡,仅睡3~4小时,且入睡后梦多,有时彻夜难寐。伴有头重身困,胸闷痰多,心悸胸憋,纳食不馨。近2日由于多食生冷,大便泻下如水柱。刻诊:入睡困难,每晚3~4点才可入睡,仅睡3~4小时,且入睡后梦多,有时彻夜难寐,伴头重身困,痰多胸闷,心悸胸憋,纳食不馨,大便水泻,舌红苔白腻,脉滑。

西医诊断:顽固性失眠。

中医诊断:不寐。

证属:胆胃不和,痰湿内扰,心神不宁。

治法:理气和胃,化痰开窍,宁心安神。

方药:十味温胆汤合自拟术车散。

处方:炒枳壳10g,陈皮10g,清半夏12g,茯苓15g,炒枣仁60g(捣),炒远志6g,节菖蒲8g(后入),丹参15g,夜交藤15g,炙甘草8g,小麦30g,焦白术30g,车前子15g(包),生姜10g,大枣6枚(擘)。7剂,水煎服,日1剂。

3月22日二诊:每晚可睡7小时左右,夜梦减少。心悸胸憋消失,头重身困明显减轻,少量白痰,胸闷减轻,纳食知馨,大便偏稀。舌脉同前。继以上方加砂仁4g,服用3剂,水煎服,日1剂。诸症状消失,痊愈。

本案评述本案不寐年加重半年主症虽为不寐,甚则彻夜不眠。但导致不寐的病因却为:“痰浊内阻”。仔细推敲病程和症状,患者初因情志抑郁不畅,横逆克伐脾胃,肝胆脾胃失和,痰湿由内而生,阻遏心气运行,导致心神不宁。此从临床不寐头重,痰多胸闷,心悸胸憋,纳食不馨,大便溏稀,身体偏胖可知,而且既往有腔隙性脑梗死、脑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高脂血症。中医根据临床症状,辨证为“痰浊内阻”。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化痰开窍,宁心安神。并根据病机特点选用《世医得效方》十味温胆汤去熟地、五味阴腻酸敛、助湿生痰之品。方中加重酸枣仁之量,配以夜交藤养肝宁心安神;再加节菖蒲开窍以通心气;加丹参入心以活心血;加小麦配原方中的甘草、大枣,实寓《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缓肝急、养心气之意;加香附入肝以疏肝理气。再因近日患者多食生冷而伴水泻,故合入术车散,健脾利水,兼治水泻。合方共奏理气和胃、化痰开窍、宁心安神之功,并通心气,活心血,使胸痹得以兼治,可健脾利水,兼治水泻。


呃逆验方_成肇智
返酸验方_成肇智
返酸验方_成肇智
验方_成肇智
验方_成肇智
呕吐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