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功血验方

1.崩漏案(青春期功血)

张某,女,16岁,学生。因月经周期紊乱1年多,阴道流血10天,于1993年1月12日初诊。

自述月经初潮13岁,开始1年多月经常有推后,约30~40天1次,偶有对月来潮,经量不多。1年多前因中考学习紧张出现月经停闭3月,后服中药来潮,量多,服止血药10天干净。自此以后月经周期紊乱,常淋漓不净,半年前因月经量多晕厥,在某医院输血抢救,服己烯雌酚止血。病历记录:诊断为青春期功血,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作人工周期3个疗程,停药后月经正常来潮一次。就诊时停经40天后经来10天不净,量多。患者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手足不温。舌体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数无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90g/L。

中医诊断:崩漏。

西医诊断:青春期功血。

辨证: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冲任不固。

治法:益气固冲,收涩止血。

方药:固冲汤加减。

处方用药: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2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乌贼骨15g,棕榈炭15g,艾叶炭12g,山萸肉12g,赤石脂30g,茜草10g,鹿角胶(烊化)15g,仙鹤草15g。

3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150~200mL。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减轻学习压力。

二诊(1993-01-15):阴道流血减少约二分之一,上方不变,续服5剂。

三诊(1993-01-20):阴道流血干净1天。感神疲乏力,手足不温,纳谷不香,夜寐多梦,上方去煅龙骨、煅牡蛎、赤石脂,加龙眼肉15g、酸枣仁15g、砂仁10g、川断15g,10剂。

四诊(1993-02-02):一直无阴道流血,以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100g/L;用妇科再造丸服至下次月经来潮,视月经来潮情况复诊。

五诊(1993-04-12):月经来潮两次,约35天的周期,7~8天干净,量不多。患者面色红润,精神尚好。

按:青春期功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血,属中医崩漏范畴。患者13岁初潮,肾气不足,天癸未充,致经来之初推后并经量不多;后因学习紧张,身心疲惫,使气虚不摄,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出现月经周期紊乱,量多或淋漓不净。久致气血两伤,出现神疲腰酸、心悸气短、头晕肢冷、经血色淡清稀诸症。对于此类崩漏,《妇科玉尺·卷五》有云:“大凡女子自天癸既通而后,气血调和,则经水如期,不先不后,自无崩漏之患。若劳动过极,以致脏腑亏伤,而冲任二脉,亦虚不能约束其经血,使之不能如期而下。”固冲汤源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本方为治脾虚不摄,肾虚不固,冲脉滑脱所致崩漏而设。由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山萸肉、生杭芍、海螵蛸、茜草、五倍子、棕榈炭组成。方中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固冲摄血;山萸肉补益肝肾;白芍敛阴养血;煅龙骨、煅牡蛎、海螵蛸、棕榈炭收敛止血;茜草祛瘀止血,使血止而不留瘀。方中加赤石脂、仙鹤草、艾叶炭、鹿角胶以增强收敛止血、温肾固冲之功。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用众多敛涩药固涩滑脱为主,配伍补气药以助固摄止血,意在急则治标;二是用大量收涩止血药配小量化瘀止血之品,使血止而不留瘀。用调经名方妇科再造丸善后固本获良效。


丘疹验方_成肇智
红疹验方_成肇智
皮疹验方_成肇智
发斑验方_成肇智
发斑验方_成肇智
发斑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