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皮疹或风团淡红痒甚,反复发作,迁延曰久,夜晚或劳累后加剧,皮肤干燥脱屑,头晕心悸,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尿少便干,面白少华,舌淡瘦少苔,脉细弱。
【辨证诊断】本型多因素体阴血不足,外感风热、风燥之邪,或内热伤阴、阴虚生风所致。因此,本型出疹为虚中夹实证,“虚”指阴血亏损,“实”指风、热、燥邪。
其临床辨证要点,一是疹块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色淡红,夜晚或遇劳加剧;
二是见血虚风燥、阴虚内热的征象,如皮肤干燥瘙痒脱屑、面白少华、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舌淡脉细等。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热证,虚中夹实证,阳证。病机:阴血亏虚,风邪外袭或风燥内生,邪阻营卫,肌肤失润。
【治法】滋阴养血,活血祛风。
本型出疹源于阴血不足,故滋阴养血以治其本;所谓风燥亦与营卫阻滞、风邪外袭有关,故活血祛风以治其标。
【方剂】以加味当归饮子为主方:
【组成】当归12g,生地黄15g,白芍12g,川芎10g,何首乌12g,黄芪10g,荆芥10g,防风10g,蒺藜12g,甘草6g,鸡血藤15g。
水煎服。
方中何首乌、生地黄滋补阴血,为主药;白芍、当归养血和营,黄芪益气以生血,为辅药;川芎、鸡血藤活血祛瘀,荆芥、防风、蒺藜祛风止痒,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若瘙痒严重,加徐长卿12g,凌霄花10g,磁石15g(先煎);
若肤燥脱屑,加山药15g,麦冬12g,皂角刺10g;
若咽干心烦,舌红少津,加玄参12g,玉竹15g,酸枣仁10g。
****验方成药
防风通圣丸,每次口服9g,每日2次。适用于风热型。
清解透表汤:西河柳、蝉蜕、葛根、升麻、桑叶、菊花、牛蒡子、金银花、连翘、紫草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热型。
麻黄、胡荽、浮萍、西河柳各15g,水煎后,加入黄酒250g,用毛巾蘸药液擦全身。适用于风寒型。
水牛角30g(先煎),玄参30g,升麻8g,甘草6g,水煎两次作两次服,每日2剂。适用于气营两燔型。
何首乌、胡麻仁、威灵仙、苦参、石菖蒲、甘草各9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血虚风燥型。
针灸疗法
体针:取曲池、风府、天井、大椎、血海、悬钟为主穴。腰以上疹多加风池;腰以下疹多加三阴交;头面部疹多加丝竹空、迎香;胃肠不适加足三里、合谷。用泻法,留针30分钟,反复擒转后出针,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灸法:取穴合谷、阳池、行间、足三里、血海、三阴交。以鲜生姜切片盖在穴位上,隔姜灸之,每穴灸3-5壮,每日1次。适用于虚寒证。
耳针:取穴肺、神门、腎上腺、内分泌、荨麻修,每次用2-3穴,常规消毒后将揿针刺人,外用胶布固定,留针72小时后出针,3天后再施上法。
&&&&
口苦验方_成肇智
口苦验方_成肇智
口苦验方_成肇智
口臭验方_成肇智
口臭验方_成肇智
口臭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