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皮肤突起淡红色丘疹或风团,形态不一,此起彼伏,瘙痒难忍,遇风冷则加剧,得温暖则缓解,恶寒微热,头痛咳嗽,咽痒不适,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风寒外袭,肺气失宣,营卫郁滞于络脉、肌肤所致。本型与上型出疹同为外感表实证,但病性有寒、热之分。本型的辨证要领,
一是疹色淡红,起伏不定,疹块形态各异,遇寒则发作或加剧,得温则缓解;
二是兼见恶寒重而发热轻、咽痒不适、无汗身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等风寒表证,而里证较轻。
【诊断要素】八纲:表证,寒证,实证,阴证。病机:风寒袭表,腠理闭塞,营卫郁滞,肺失宣发。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透疹。
本型疹块乃风寒外束、腠闭营郁而成,故治以辛温发汗之品祛风散寒;肺气失宣、营卫郁滞则疹块发作,故佐以宣肺透疹之法。
【方剂】以麻黄汤合桂枝汤加减为主方:
【组成】麻黄10g,桂枝10g,杏仁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8g,大枣12g,紫苏叶10g,僵蚕10g,蝉蜕6g,白鲜皮12g。
水煎服。
本方麻黄、桂枝辛温解表,祛风散寒,为主药;生姜、紫苏叶散寒宣肺,僵蚕、蝉蜕疏风透疹,共为辅药;白芍、大枣养血和营,杏仁宣肺止咳,白鲜皮祛邪止痒,并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若表寒重,头身痛剧,加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0g;
肺郁化热,咽干心烦,痰黄黏稠,加黄芩10g,生石膏30g(先煎),鱼腥草15g;
若反复发作,自汗恶风,加黄芪15g,白术12g,防风10g。
面痛验方_成肇智
面痛验方_成肇智
面部浮肿验方_成肇智
面部红肿验方_成肇智
面部浮肿验方_成肇智
面部浮肿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