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眼睑、前额浮肿,继则整个颜面、四肢及全身皆浮肿,来势迅速,小便不利,常伴恶寒(风)发热,无汗身痛,咽喉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分析】本型乃风邪外袭,肺失宣降,水道不利,风水相搏,泛溢头面和肌肤所致。因此,本型的临床特点在于起病突然、迅速,表证和水肿并见。
其表证有风寒和风热之分,风寒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身痛,苔润脉紧;
风热者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咽痛,苔干脉数。
本型的水肿属阳水,病位重点在肺,其浮肿先见于眼睑、头面,渐次发展至四肢、全身,多兼呼吸道症状,这些是与其他几型面肿的不同之处。
【诊断要素】八纲:表证,实证,阳证。病机:风邪外袭,肺失通调,津液内停,风水相搏,泛溢全身。
【治法】疏风宣肺,利水消肿。
本症源于风邪袭肺,肺失通调,水邪泛溢,因此,疏风解表则肺能宣降、水道通利,佐以化气利水则邪有出路而浮肿自消。
【方剂】以加减越婢汤为主方:
【组成】麻黄10g,生石膏30g(先煎),生姜9g,甘草6g,白术12g,浮萍10g,紫苏叶10g,茯苓15g,杏仁10g。
水煎服。
方中麻黄、生姜、紫苏叶疏风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生石膏、杏仁、浮萍宣肺理气,且监制主药辛温之性,为辅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消肿,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若风寒表证明显,去生石膏,加桂枝10g,荆芥10g,防风10g;
风热表证突出,加连翘12g,板蓝根12g,赤小豆15g;
全身浮肿甚,加猪苓12g,泽泻12g,桑白皮15g;
若头面起风疹块,忽隐忽现,堆垒成片,瘙痒难忍,加薄荷10g(后下),禅蜕10g,蒺藜10g。
阳痿验方_王琦
阴茎抽痛验方_王琦
睾丸冷痛验方_王琦
不育症验方_王琦
精索炎验方_王琦
输精管阻塞验方_王琦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