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颜面及全身浮肿,腰以下为甚,小便短少,胸水腹水,畏寒肢凉,面色萎黄灰滞,食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辨证分析】本型乃因久病或过劳,脾肾阳衰,气化不行,津液内停,水湿泛溢所致。本型和上型面肿皆属虚证,但二者有气虚和阳虚之别。
本型源于脾肾阳虚,常见畏寒肢冷,大便溏薄或五更泻,面色灰滞晦暗,腰膝酸软或冷痛,脉沉迟;而上型脾肺气虚症状突出,但阳虚寒象不显,全身浮肿程度轻于前者。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寒证,虚中夹证,阴证。病机:脾肾阳衰,气化失司,津液停聚,水邪泛滥。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本型面肿本于脾肾阳虚,津液气化失司,水湿泛溢所致,因此温脾阳、壮肾阳增强津液的气化功能,则水湿去而浮肿消。
【方剂】以加减实脾饮为主方:
【组成】桂枝10g,制附子10g(先煎),干姜10g,党参15g,白术12g,厚朴10g,草果9g,茯苓12g,泽泻10g,炙甘草6g。
水煎服。
本方干姜、草果温脾阳,附
子、桂枝温肾阳,共为主药;党参、白术益气健脾,茯苓、泽泻利水消肿,并为辅药;厚朴理气化湿,甘草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若尿少肿甚,加猪苓12g,车前子12g(包煎),川牛膝15g;
兼水饮射肺,咳喘痰多,胸闷气急,加葶苈子12g,大枣15g,紫苏子12g;
兼水气凌心,面唇青紫,心悸胸痛,加丹参20g,薤白12g,红花10g。
****验方成药
银蝉玉豆汤:白茅根30g,玉米须、赤小豆各20g,车前草15各,金银花、连翘、冬瓜皮各12g,浮萍10g,蝉蜕6g,水煎服。适用于风水搏肺型偏热者。
黄芪益母草汤:黄芪60g,益母草50g,白扁豆、芡实各15g,党参、白术、覆盆子各12g,补骨脂、制附子、陈皮各10g,水煎服。适用于气虚、阳虚证。
青黛散,以醋调敷面部红肿处,每日3-4次。适用于风热上攻型。
参苓白术丸,每次9g,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适用于气虚湿滞型。
济生肾气丸,每次9g,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适用于阳虚水泛型。
针灸疗法
体针:风水型,取肺俞、大抒、合谷、三焦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用泻法,每日1次;风热型,取颊车、合谷、曲池、少商、神门等穴,强刺激;气虚型,取脾俞、肺俞、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用补法,久留,多灸;阳衰型,取肾俞、脾俞、三焦俞、关元、气海、复溜、阴陵泉等穴,用补法,多灸。
穴位注射疗法:取肾俞、足三里,每穴注射板蓝根注射液2ml,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一般3-4个疗程。适用于气虚型。
&&&&
月经不调验方_高忠英
月经不调验方_高忠英
溃疡性结肠炎验方_高忠英
溃疡性结肠炎验方_高忠英
口腔溃疡验方_高忠英
口腔溃疡验方_高忠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