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闭经案(感受寒邪)
陈某,女,16岁,学生。因闭经1年多,于1999年12月5日初诊。
自述初潮13岁,月经周期正常,26~30天一至,经量中等,4~5天净,无明显痛经史。1年前因气候炎热于经前10天左右,连续几次冷水游泳,导致月经停闭不来。平时学习压力大,常学习到深夜,未有充足的睡眠,感精力不足,少有运动。经停后曾到西医院就诊,诊为继发性闭经。嘱其肌注黄体酮让月经来潮后做人工周期,家长不愿接受激素疗法而来求治。
就诊时面色无华,手足不温,神疲乏力,时有畏寒,纳谷不香,食后腹胀,小腹冷痛,带下色白,清稀无臭。舌胖暗,苔白水滑,脉沉细涩。因家住郊区,经济不宽裕,未做性激素、B超等特殊检查。
中医诊断:闭经。
西医诊断:继发性闭经。
辨证:寒凝血瘀,脾气虚弱。
治法:健脾益气,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方药:温经益气通经汤(经验方)。
处方用药:黄芪15g,党参15g,炒白术12g,陈皮12g,砂仁(后下)12g,半夏12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桂枝12g,吴茱萸10g,阿胶珠15g,鸡血藤12g,牛膝6g,炙甘草6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嘱其注意休息营养,避寒保暖,忌食生冷。
二诊(1999-12-12):服药后饮食增加,疲劳减轻,月经未来。方不更张,续服2周。
三诊(1999-12-28):月经未来潮,3天前开始小腹有隐胀痛感,就诊时症状明显减轻。上方加淫羊藿15g、巴戟天15g,服至月经来潮。
四诊(2000-01-20):上药服2周后月经于5天前来潮,量不多,3天净。上方去赤芍、半夏、吴茱萸,加枸杞15g、熟地15g、鹿角胶(烊化)15g、香附12g,2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mL。续调理3个月,经期停药。后随访月经恢复正常。
按:患者因气候炎热,经前冷水游泳数次,寒邪从肌表而入,导致胞宫寒冷,冲任阻滞,胞脉不通,使经闭不来;加之学习压力大,睡眠不足,劳则伤脾气,纳谷不香,久致气血亏虚,血海不能按时满盈,无血可下,加重经闭不来。《诸病源候论》提出:劳损、血气、风寒损伤冲任而致闭经。可见患者闭经符合古代医家所论述的寒冷损伤,气血虚弱的病因。用经验方温经益气通经汤治疗,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半夏、陈皮、砂仁益气健脾,理气和胃,化生气血;当归、川芎、阿胶珠养血活血,补血调经;桂枝、吴茱萸、干姜温经散寒;赤芍、鸡血藤、川牛膝活血祛瘀,牛膝引血下行。全方益气养血,温经散寒,活血调经。待寒冷积滞、气血虚弱等症状明显改善后加淫羊藿、巴戟天、枸杞、熟地、鹿角胶补肾助阳,填精补血,冲任通盛,使寒凝胞宫、气血虚弱的闭经证获效。
痴呆验方_成肇智
痴呆验方_成肇智
健忘验方_成肇智
健忘验方_成肇智
健忘验方_成肇智
健忘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