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智力低下,神情呆滞,默默无言或喃喃自语,健忘易恐,头重头晕,或刺痛不已,胸脘痞闷,纳呆腹胀,口多痰涎,舌暗淡胖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滑。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或年老体衰,痰浊、瘀血渐生,上阻脑窍所致。本型痴呆属实证,乃痰瘀阻塞脑窍、蒙蔽神志引起。
其辨证要点,一是表情呆滞,神情抑郁,健忘失语,病情迁延难愈;
二是有痰浊内蕴之象,如头重眩晕、呕恶脘痞、苔腻脉滑等;
三是见瘀血内停之征,如头部刺痛固定、面色晦暗、有外伤或中风史、舌紫暗或有瘀点之类。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实证,阴证。病机:痰瘀互结,阻塞清窍、脑络,蒙蔽神志。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复神。
本型痴呆源于痰浊、瘀血阻塞清窍,因此,化痰祛瘀乃治病求本之法;心脑窍阻络闭则神呆,故佐以通络复神。
【方剂】以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为主方:
【组成】制半夏15g,制天南星12g,陈皮10g,茯苓12g,枳实10g,石菖蒲1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郁金12g。
水煎服。
方中半夏、天南星燥湿涤痰,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共为主药:陈皮、枳实理气化痰,赤芍、川芎活血通络,共为辅药;茯苓健脾化痰,石菖蒲化痰开窍,郁金活血解郁,并为佐使药。
若痰浊偏重,加川贝母10g,天麻10g,远志10g;
若瘀血偏重,加丹参30g,水蛭10g,川牛膝15g;
兼肝气郁结,胸胁胀痛,嗳气易怒,加柴胡10g,香附10g,佛手10g;
兼便秘腹胀,加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兑服),虎杖20g。
****验方成药
还少丹,每次口服9g,每日3次。适用于精髓不足型。
熟地黄50g,人参、白术、当归各15g,鹿角胶、龟甲胶、阿胶、杏仁、石菖蒲、远志、炙甘草各1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精髓不足型。
鼙女三甲汤:龙骨、牡蛎、龟甲各30g(先煎),桑椹、女贞子各20g,白芍、天冬、生地黄各15g,木香、炒麦芽各6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虚生风型。
银杏叶口服液,每次10-20ml,每日3次,4周为1疗程。适用于气虚血瘀型。
益气化瘀醒脑汤:黄芪60g,党参30g,丹参20g,地龙、鹿角霜各15g,桃仁、川芎各10g,天竺黄、石菖蒲、远志各6g,红花5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虚血瘀型。
桃仁复苏汤:龙骨、牡蛎各30g(先煎),桃仁、生大黄、桂枝、石菖蒲、远志、玄明粉(冲服)各10g,蜈蚣2条,甘草6g,朱砂1.5g,水煎服。1日1剂。适用于痰瘀阻脑型。
针灸疗法
体针:取百会、水沟、神门、大椎、风池、内关透外关、足三里、太溪、悬钟等穴,每次针刺2-3穴,平补平泻,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4天。若失语,配哑门、天突、通里;失聪,加耳门、听宫、听会;面瘫,加地仓、颊车、阳白;上肢麻痹,加合谷、曲池、肩髁;下肢麻痹,加环跳、阳陵泉、三阴交。
四神聪对锋刺:分别从前神聪、后神聪、左神聪、右神聪平刺透向百会,两针针锋相对后,行捻转、提插、温补手法,使患者头部产生温热感即可出针。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
灸法:艾柱灸百会、大椎穴,至穴位发红发热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
排便不爽验方_成肇智
排便不爽验方_成肇智
大便黏液脓血验方_成肇智
大便黏液脓血验方_成肇智
大便黏液脓血验方_成肇智
大便黏液脓血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