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2.带下病;阴痒(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王某,女,19岁,学生。因白带量多,阴痒1周,于2001年7月20日初诊。
自述入夏后天气炎热,常去游泳馆游泳,1周前开始感外阴瘙痒明显,带下增多,色白黏稠,呈豆腐渣状,小便灼痛。自购洁尔阴外洗,口服金鸡片等治疗,症状稍减轻。就诊时仍带多阴痒,小便黄少。
妇科检查:外阴充血明显,阴道口有豆腐渣样白带附着,取白带检查找到孢子菌丝,诊断为念珠菌阴道炎。末次月经:2001年7月10日。
中医诊断:①带下病;②阴痒。
西医诊断:念珠菌阴道炎。
辨证:下焦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止痒。
方药:加味止带方(经验方)。
处方用药:猪苓15g,茯苓15g,车前子(另包)15g,泽泻15g,茵陈15g,赤芍15g,丹皮15g,黄柏15g,栀子15g,土茯苓15g,白鲜皮15g,冬瓜仁15g,百部15g,川牛膝10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所剩药渣煎水熏洗坐浴15~20分钟,每日1次。嘱其少食辛辣厚味之品。
二诊(2001-07-27):用药后上述症状减轻,上方不变,续用1周,用法同上。
三诊(2001-08-03):用药后上述症状好转,白带正常,阴痒控制。上方不变,续用1周。经前3天复查白带未找到孢子菌丝。
按:念珠菌阴道炎现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该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特征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患者因游泳外阴阴道感染假丝酵母菌,致阴痒带多,属湿热之邪直犯阴中所致。先父用止带方灵活加味治疗获效。止带方出自《世补斋不谢方》。方中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止带;赤芍、丹皮清热凉血;黄柏、栀子、茵陈泄热解毒,燥湿止带;牛膝利水通淋,引药下行;加土茯苓、冬瓜仁助上药解毒除湿,利湿止带;白鲜皮、百部共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全方清利湿热,解毒杀虫,止带止痒,使湿热之邪除,带多阴痒自止。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_胡水勋
高血压性心脏病验方_胡水勋
焦虑症验方_胡水勋
后循环缺血验方_胡水勋
慢性糜烂性胃炎验方_胡水勋
哮喘验方_胡水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