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吴茱萸10g,山药10g,钩藤10g,茯苓10g,茯神10g,莲子心10g,合欢皮10g,菟丝子10g,续断10g,荆芥6g,龟甲10g,枣仁10g。
【功效】养血滋阴,宁心安神。
【主治】闭经,证属肾阴偏虚者。症见经行延后,经水停闭,面部痤疮,大便偏干,带下少,纳谷尚可,夜寐尚安,小便调,舌红苔腻,脉细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夏老认为,闭经结合临床具体情况,主要有气血虚、气郁、瘀结、痰湿等不同证型。气血虚者,实际上是阴血虚合并脾气虚,多因受凉饮冷、思虑过多、阴血亏虚加之脾胃受损而发病,病程长。气郁者,即指心肝气郁,思虑在心,工作学习过度紧张,或长期抑郁不舒,在阴血虚的前提下,极易导致精神心理性闭经。瘀结者,血瘀内结,形成癥瘕或瘀浊内结,蕴阻子宫,导致闭经。痰湿者,素体阳虚,脂肪水湿运化失常,以致痰湿内生,下注冲任,壅塞子宫而致闭经;或肾阴偏虚,肝郁气滞,凝聚痰浊;或瘀血内阻,气机不畅,痰湿凝结,下注于子宫冲任,而致经闭不行。若长期处于经后期,主要病因在于肾阴不足,癸水不充,故滋补肾阴、提髙癸水水平是治疗闭经的主要方法。经后中期的特点是:此时属阴,要有动有升,需静中求动,降屮有升。因此在保证早睡、睡足、心静前提下,夏老在滋阴补肾、清心安神的基础上加入助阳升动之品,方选加减滋肾生肝饮,药用丹参、白芍、山茱萸、山药、熟地黄、莲子心、茯苓、茯神、川续断、菟丝子、合欢皮、荆芥、炙鳖甲、白术等。如能顺利,阴长可达重,顺利进入经后末期。夏老指出,治病先治人,治人先调心,强调调心最重要,在经后期治疗中让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气功如静松功来使心神安静,以滋养癸水之阴。闭经属于重症,有些非常顽固难愈,很多患者都存在精神心理失调,在临证中,夏老不仅关注患者所患的疾病,还非常重视观察每位患者的性格特征、精神心理变化以及可能面临的社会压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与患者沟通时处处体现对患者的关爱之情,不断给予患者精神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
【验案】梁某,女,22岁,北京人,形体偏胖,尤以下腹肥胖明显。2014年7月末初诊。因“经行延后1年,伴经水停闭4个月”就诊。患者2013年起出现经行延后,时2月一行,末次月经:2014年3月25日,至今未再行经,今日查B超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子宫内膜6.3mm。近来面部痤疮,现经闭4个月,大便偏干,带下少,纳谷尚可,夜寐尚安,小溲调。苦红苔腻,脉细弦。月经史:12岁初潮,32日一潮,每次持续7天,量中等,夹血块,色红,无痛经,近1年月经期延后如上所述,末次月经:2015年3月25日。未婚,否认性生活史。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诊断:闭经,证属{肾阴偏虚。癸水不足,阴不足则精不熟,阴不足则津液亏少;阴虚日久,久必及阳,阳虚痰湿内生,经水停闭不行而发闭经。按调周法,属于经后中期,从养血滋阴、宁心安神论治,佐以助阳,方以滋肾生肝饮合钩藤汤加减。处方: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山茱萸9g,钩藤10g,茯苓10g,茯神10g,莲子心5g,合欢皮10g,川
续断10g,菟丝子10g,荆芥6g,炙龟甲10g,炒酸枣仁10g。嘱患者测基础体温BBT。
服药12剂后,似见少量绵丝样带下间作,口唇部痤疮明显,BBT未升,二便调,舌偏红,苔腻,脉弦细。按经后中末期论治,方取补天五子种玉丹加减,加重助阳。处方: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山茱萸9g,牡丹皮10g,茯苓10g,川续断10g,菟丝子10g,荆芥6g,杜仲10g,五灵脂10g,紫石英10g,炙鳖甲9g,六一散10g。服用12剂后,绵丝样带下不显,BBT未升,夜寐梦多,早醒(凌晨5、6点),遂从经后中期论治,方取加减滋肾生肝饮合钩藤汤加减。处方: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山茱萸9g,钩藤10g,莲子心5g,合欢皮10g,茯苓10g,茯神10g,川续断10g,菟丝子10g,荆芥6g,炙鳖甲10g,怀牛膝10g。
12剂后复诊,述BBT开始上升,近日见明显绵丝样带下,略感腰酸,夜寐尚安,梦多,面部痤疮减轻,脉细弦带滑。以经间期论治后,方以补肾促排卵汤加减。处方: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山茱萸9g,莲子心5g,茯苓10g,川续断10g,菟丝子10g,杜仲10g,五灵脂10g,鹿角片10g,制苍术10g,制香附10g,炙鳖甲9g。BBT上升12天后月经来潮,量中等,7天净,血块少,无痛经。经后期以归芍地黄汤合越鞠二陈汤加减,处方: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山茱萸9g,茯苓10g,莲子心5g,合欢皮10g,川续断10g,菟丝子10g,怀牛膝10g,制苍术10g,广郁金10g,六一散10g,炙龟甲10g。继续结合调周法治疗,此后月经每次40余日一潮,继续按上法调治3个月后经期开始恢复正常。
此病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中医学“闭经”范畴。本病病
在肾阴虚,天癸不足,久而阴虚及阳,阳虚则痰浊内生;加之阴虚心肝气郁,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痰瘀互阻,卵子不能发育成熟,呈多囊性改变,以致月经后期而至,直至闭止。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是补肾调周,本病患者由于阴精不足,阴虚及阳,阳亦不足,长期处于经后期阶段,故重在此阶段治疗,根据夏老的月经周期理论,分为经后初、中、末3个时期论治,临证常以带下的分泌来衡量阴分水平的增长程度。夏老认为,滋阴养血,提高癸水水平,是治疗闭经的大法,但“静”才能生水,强调宁心安神。心火引动肝火炎上必然影响月经、癸水,治当从心,运用调周法时加宁心安神及疏肝解郁之法,方加钩藤汤或合越鞠二陈汤,如钩藤、莲子心、茯苓、茯神、合欢皮、广郁金、制苍术等。该患者虽然有多脂肥胖、痤疮等痰湿蕴阻之证,但夏老认为,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肾虚阴弱、癸水不足,因此在经后初期,仍应遵循“静能生水”原则,可以不用或少用化痰湿药物;进人经后中期,阴静而动,就需要结合化痰湿药物。在经后中期可选用滋肾生肝饮合钩藤汤加减,此期是治疗本病最重要的时期,如能阴长到较高水平的经后末期,出现较多带下,质稍黏,或有少量绵丝样带下,就可以很快顺利进入经间排卵期,否则将返回经后中期或初期,因此经后末期治疗也相当重要。该患者二诊时因见少量绵丝样带下间作,按经后中末期治,方取补天五子种玉丹加减,加重助阳,但因紧张烦劳,病情又返回经后中期,再次按经后中期论治,方取滋肾生肝饮合钩藤汤加减,才促进阴长至重,顺利进人经间排卵期;此期方取补肾促排卵汤加减,按调周法调治后月经逐渐恢复正常节律。
〔王静.夏桂成教授从心论治闭经的学术思想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5):401-406〕
慢性乙型肝炎验方_李辅仁
慢性乙型肝炎验方_李辅仁
慢性胆囊炎验方_李辅仁
慢性胆囊炎验方_何任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验方_何任
慢性胆囊炎验方_何任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