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蚕砂10g,海螵蛸10g,茜草10g,柴胡10g,白芍10g,枳实10g,乌药10g,当归10g,王不留行15g,牛膝15g,香附15g,益母草30g,甘草6g。
【功效】理气活血,通经止痛。
【主治】痛经,证属气血凝滞者。症见经潮前后腹痛始作,痛甚时辗转不安,难以忍受,伴恶心欲吐,每次持续时间约2-3天,伴心烦,急躁易怒,恶心欲吐,小腹胀痛,连及腰骶部酸痛,经血涩滞不爽,夹紫暗色血块,血块下后疼痛稍减,伴乳房、胸胁胀闷、疼痛,舌暗淡,苔薄白,脉沉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邓老认为,经来腹痛,若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若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若因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者,则多疼痛。患者因情怀不遂,肝郁气滞日久,致瘀血停积,瘀阻冲任,气血不畅而致经行腹痛。故采用闭经方以活血通经,合四逆散疏肝理气,加香附、乌药、当归以增行气活血养血之功。诸药合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故获效良好。
【验案】陈某,女,29岁,2003年5月12日初诊。患者月经初潮时曾有经行腹痛史,结婚生育后自行缓解。近半年来因家庭不睦,情怀不畅又出现经行腹痛。经潮前1天腹痛始作,痛甚时辗转不安,难以忍受,伴恶心欲吐,每次持续时间约2-3天,来诊时正值经潮第1天。诊见:心烦,急躁易怒,恶心欲吐,小腹胀痛,连及腰骶部酸痛,经血涩滞不爽、夹紫暗色血块,血块下后疼痛稍减,伴乳房、胸胁胀闷、疼痛,舌暗淡,苔薄白,脉沉涩。中医诊断:经行腹痛。证属{气滞血瘀,瘀阻冲任,经血不畅,治宜理气活血,通经止痛,方用治闭经方合四逆散加减。
处方:蚕砂10g、海螵蛸10g、茜草10g、柴胡10g、白芍10g、枳实10g、乌药10g、当归10g,王不留行15g、牛膝15g、香附15g,益母草30g,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下次月经来潮前5天复诊。
6月5日二诊:诉上月服药后当晚小腹胀痛减轻,经行顺畅,余症好转。守上方再进5剂。
6月21日三诊:本月11日行经未出现腹痛,诸症亦消失。嘱以乌鸡白凤丸、逍遥丸交替服用1个月,以善其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谢慧明,刘丰兰.邓铁涛教授治闭经方临证应用3则[J].新中医,2006(3):88〕
慢性胆囊炎验方_颜正华
慢性乙型肝炎验方_颜正华
慢性乙型肝炎验方_颜德馨
慢性胆囊炎验方_颜德馨
黄疸验方_方和谦
梗阻性黄疸验方_方和谦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