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炙鳖甲15g,乌贼骨15g,煅瓦楞子15g,生黄芪15g,鬼馒头15g,茜草根15g,枸杞子15g,八月札12g,川楝子12g,天冬12g,石见穿25g,白花蛇舌草12g,仙鹤草12g,炙刺猬皮10g,山慈菇10g,当归10g,漏芦10g,失笑散10g。
【功效】清热生津,止痛,扶正抗癌。
【主治】胃癌并淋巴转移化疗后并发症,属气阴两伤,热毒瘀积者。症见面色萎黄,口干欲饮,胃脘嘈杂,疼痛,腹有压痛,舌紫暗有裂纹,苔薄黄,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周老认为,脾胃升降失常,虚实夹杂是胃癌的病机特点。故处方用药多寒温并用、升降兼顾、补泻同施。胃癌患者腐熟
水谷功能大减,脾胃易虚,忌滋腻及过分苦寒,禁肆意攻伐,以和为重,治疗当以补为主,重在益气养血、健脾调胃,佐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法。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扶正调理为主,化瘀抗癌为辅,切不可攻伐太过伤及正气。方中生黄芪、天冬、当归、炙鳖甲、枸杞子益气生津、滋阴养血,以顾护正气,增强患者的自身抗癌能力;八月札、失笑散、川楝子、乌贼骨、煅瓦楞子、炙刺猬皮理气止痛、化瘀和胃;石见穿、山慈菇、鬼馒头、白花蛇舌草、漏芦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仙鹤草、茜草根凉血散瘀止血。全方共奏清热生津、散瘀止痛、扶正抗癌之效。
【验案】患者,男,67岁,1999年2月21日初诊。1998年5月诊断为胃癌,遂于6月10H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癌肿位于远端胃,以胃体、胃窦后壁为主,并与横结肠系膜及胰头表面浸润融合成团块状,且已浸润包裹肠系膜上静脉,失去根治术机会。病理检查结果为腺癌并有淋巴结转移。行化疗至1999年2月21日,后因不耐化疗,改为营养支持治疗。请周老诊治。诊见:面色萎黄,口干欲饮,胃脘嘈杂,食后疼痛,腹有压痛,舌质紫暗冇裂纹,苔薄黄,脉弦细。证属气阴两伤,热毒瘀积。治以清热生津,散瘀止痛,扶正抗癌。以上述经验方3治之。水煎服,每FM齐IJ。
二诊:服方14剂后,腹痛缓解,便血渐止,舌有裂纹、苔薄,脉沉细。守原方去炙鳖甲、煅瓦楞子、川楝子,加太子参15g,焦白术10g,鸡内金10g,砂仁3g。
三诊:服方20剂后,口干减轻,饥而思食,体力渐增。遂长期服用该方至今。现可自巾活动,腹无疼痛,饮食如常。
〔宋长城,鞠敏,周仲瑛.周仲瑛教授治疗恶性肿瘤验案3则[J].新中医,2002,34(12):56-57〕
神经性耳鸣验方_胡水勋
冠心病验方_胡水勋
风湿性心脏病验方_胡水勋
换气过度综合征验方_胡水勋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验方_胡水勋
脑梗死验方_胡水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