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验方

【基本资料】

郑某,女,时年54岁。

患者因右侧肢体无力、活动障碍2个月,伴情绪低落20天来诊。患者于2个月前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言语不清,在外院诊断为“脑梗死”,经住院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仍有右侧肢体乏力、麻木和活动不利,继续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脂药物治疗。患者因肢体活动不便,羞于见人,又恐病难治愈,于20天前逐渐出现情绪低落,不与人交流,悲伤欲哭,不思饮食,遂来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右半身不遂,精神抑郁,悲伤欲哭,忧思多虑,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胸胁胀痛,心烦,善忘,舌质紫暗苔白边有瘀点,脉弦。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28分。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中风、郁证合病。

西医诊断:脑梗死后抑郁状态。

辨证:肝郁血瘀证。

治则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方药:自拟郁舒血畅饮。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香附8g、郁金10g、素馨花20g、合欢皮15g、石菖蒲10g、炒酸枣仁20g、红景天20g、当归10g、水蛭10g、甘草5g,10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

【随诊过程】

二诊:

药后精神好转,不再悲忧善哭,纳食、乏力有所改善,但觉胸中闷塞,舌淡紫苔薄白边瘀点,脉弦细。药已中效,上方去郁金加枳壳以宽胸理气。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香附8g、枳壳15g、素馨花20g、合欢皮15g、石菖蒲10、炒酸枣仁20g、红景天20g、当归10g、水蛭10g、甘草5g,10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

三诊:

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言语增多,交谈中亦可见轻松之态,右侧肢体无力明显改善,睡时易醒,无胸闷,舌淡红苔薄白,舌边瘀点变淡,脉细。上方去香附、石菖蒲以防辛温香燥伤阴耗气,加夜交藤、黄芪以养心安神、益气通络。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夜交藤15g、枳壳15g、素馨花20g、合欢皮15g、炒酸枣仁20g、红景天20g、当归10g、水蛭10g、黄芪60g、甘草5g,10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同时加强康复煅炼。

四诊:

心情愉悦,纳眠可,二便调,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舌淡红苔薄白脉稍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2分。

给予逍遥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并嘱患者主动参与交流,保持心情情绪舒畅,适当进行运动。

按语:

中医学认为,脑梗死后抑郁症属于中医郁病的范畴。中风病的病位在脑,病因有忧思恼怒,情志过极,五志所伤。这些也正是郁证发生的诱因。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中风病虽以虚为本,然而必有痰、瘀、积、热、郁诸邪内攻,即使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仍然有经络不通、瘀血、痰浊阻滞等病理因素存在。而病后患者心理上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所患的疾病,更容易出现肝气郁结,气机郁滞,使上述病理更加严重;而瘀血、痰浊又可以阻碍气机,二者相互影响。可以说中风病之病因、病理与郁证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是郁证发病的基础。《证治汇补·郁证》云“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及《内证治裁?郁证》云“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既必及血,终乃成劳。”,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是本病主要病机,临证以肝郁血瘀型为常见,治当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中柴胡、白芍、香附、郁金、素馨花、合欢皮、酸枣仁、石菖蒲疏肝理气、舒郁醒神;红景天、当归、水蛭活血化瘀、畅通血脉。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柴胡、酸枣仁、合欢皮、素馨花均有镇静、安神、抗惊厥作用;石菖蒲具有胆碱能样效应,可改善脑内5-HT水平;何永梅等经药理实验证实柴胡、石菖蒲有明显的抗抑郁活性;合欢皮水解提取物对“行为绝望”动物模型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故诸药合用,共奏郁舒血畅之效。即可解郁证之气滞,又能除卒中之血瘀,具有治疗脑梗死并抑郁症的双重作用。


习惯性流产验方_朱南孙
慢性肾炎验方_周信有
慢性肾炎验方_周信有
慢性肾炎验方_周信有
口腔溃疡验方_张磊
高脂血症验方_张磊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