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验方

【组成】北柴胡10g,黄芩10g,熟大黄10g,清半夏12g,半枝莲30g,枳壳15g,赤芍15g,浙贝母10g,白花蛇舌草30g,薏苡仁40g,人中黄10g,甘草6g。

【功效】攻邪抗癌。

【主治】胰腺癌早期,属肝经郁热,脾湿闲阻,湿热相搏者。症见消渴,不欲食,利不止,发热,口干苦,大便秘结或腹胀泄泻,小便短赤,纳差乏力,脘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徐老重视“郁”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认为气郁可生湿化热,瘀滞成毒,久之则痰瘀胶结,随肝胆郁火升窜,搏结于胰腺而成癌瘤。肝经郁热者,郁者滞而不通,可见胁肋疼痛;郁则气滞,气滞日久则化热,可见消渴、不欲食;热郁则升降之机失度,脾失健运,脾湿困阻于脾胃,可见纳差乏力;湿热相搏于胸腹部可见脘腹胀满疼痛,聚于肠腑可见利不止、腹胀泄泻,聚于膀胱可见小便短赤等症;湿热郁蒸于皮肤,可见黄疯等。许多早期胰腺癌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很难仅依靠中医辨证论治来指导临床实践,必须结合中医辨病论治,通过对疾病的核心病机进行分析,从而针对病机来拟方用药,以实现对胰腺癌的早期截断。徐老根据胰腺癌的病理变化规律以及在病理变化过程中所表现的主要矛盾,学习古人的制方特点,并结合临床体会,拟定出了治疗胰腺癌的基本方,即大柴胡汤加减。方中以北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清解郁热;北柴胡、枳壳一升一降,调达气机;清半夏、浙贝母化痰散结;熟大黄、赤芍活血化瘀,其中熟大黄苦寒泄热,不但有活血化瘀之功,且能清解瘀毒,此外更具有苦降通腑之功,此与胰腺“泻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生理特性相呼应,为本病用药之关键;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薏苡仁等药具有清热解毒、淡渗利湿的功效;人中黄、甘草皆为清热解毒而设,人中黄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主治丹毒、疮疡、痘疮血热,用之与病机甚合。其他具有抗肿瘤的药物如蛇六谷、猕猴桃根、白英、龙葵、蜣螂、僵蚕、壁虎等,皆可因气血之充实、肿瘤之部位、癌毒之强弱而灵活选用。随症加减:腹泻者加荷叶、砂仁;腹痛者加延胡索、檀香、丹参;痞块者加山慈菇;黄疸者加栀子、茵陈;发热者加青蒿、鳖平;腹胀者加大腹皮、木香;便秘者加芦荟;呕吐纳差者加炒竹茹、陈皮、炒白术、炒谷芽。此外,如小金丸、鳖甲煎丸、犀黄丸等均可视其寒热虚实而灵活选用。本方依据大柴胡汤加减而成,大柴胡汤原为少阳阳明合病而设,今以此方加减而治疗胰腺癌,则颇有新意。徐老在临床中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胰腺癌疗效颇佳。

肿瘤患者病至晚期,由于邪正交争,精气渐夺,多呈现邪盛正虚、虚实夹杂的局面,特別是胰腺癌晚期患者常伴有发热、腹痛、腹胀纳差、黄疸等主要表现。胰腺癌发热为湿热瘀毒内伏,邪及少阳所致者,每予小柴胡汤合蒿芩清胆汤加减,以清透湿热毒邪,转枢少阳为治;若湿热渐清,热伤气液,则更用竹叶石膏汤以清泻余热;而病至后期,脾胃受损,中气不足而见发热者,又须甘温除大热,予补中益气汤大补中气方可奏效。至于腹痛者,在胰腺癌中早期予大柴胡汤加减以理气通腑、解毒散结而止痛,而到了胰腺癌晚期,患者多呈现出实中夹虚之征,则结合胰腺“脏体而招腑”的生理特点强调补通并用是基本原则。至于晚期的腹胀纳差与黄疸等表现,考虑为肝热脾湿、湿热相搏所致,治疗上常取黄连温肌汤辛开苦降,以清化中焦湿热;若黄疸较为明显,须再佐以茵陈、金钱草、车前草、泽泻等淡渗利湿之品通利小便;若伴有呕吐腹泻者,可以砂仁、藿香梗、吴茱萸等芳香燥湿、降逆止呕。此外,徐老强调,针对晚期胰腺癌出现的腹胀纳差等症,一定要注意条达肝气,在健脾祛湿的同时,少佐香附、绿萼梅、佛手等疏肝理气之品。

〔郑勇飞,刘忠达.徐经世治疗胰腺癌经验[J].中医杂志,2015,56(18):1542-1544〕


单纯性紫癜验方_张学文
单纯性紫癜验方_张学文
过敏性紫癜验方_周仲瑛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方_周仲瑛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验方_周仲瑛
崩漏验方_周仲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