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验方

【组成】龙葵20g,通草5g,泽泻20g,石韦20g,猪苓15g,炒白术10g,半枝莲30g,茯苓20g,炒薏苡仁15g,萆薢20g,荔枝核15g。

【功效】利湿化浊,消瘤扶正。

【主治】膀胱肿瘤术后并发症,属湿蕴瘀滞者。症见乏力,气短,纳差,腰酸,舌淡红,舌胖,边有齿痕,脉细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李老认为,泌尿系肿瘤的形成主要与湿浊浸渍及瘀滞有关。脾胃乃生湿之源,脾胃功能失调,化为痰浊而袭上,化为湿浊而注下;肾失气化,升清降浊功能失调,膀胱所藏津液中的“浊者”未能下行,水湿浸渍化浊,瘀滞日久,而形成肿瘤。治宜利湿

化浊,消瘤扶正。方中龙葵、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血定痛;炒薏苡仁健脾利湿、排脓消痈、舒筋,李老认为其有扶正、排脓消痈的作用,是治疗肿瘤的佳品,加之其有利湿作用,更适合治疗泌尿系肿瘤。荔枝核理下焦气机,散结止痛;茯苓、石韦、通草、泽泻、萆薢等利湿分清祛浊;茯苓、炒薏苡仁健脾益气,扶助正气。李老指出,对于泌尿系肿瘤的治疗,过于补益,则化热伤津动血;过于利湿化瘀,则伤正。应扶正以提高免疫力,临床遣方用药,多配合炒白术、炒薏苡仁、黄芪等补益之品,并随症加减。如苔厚者,加白术15g,藿香5g;苔腻,小便不利者,加土茯苓20g,石菖蒲10g;热象明显或尿血者,加白茅根30g,三七粉6g,或黄柏5g;肾虚明显者,加墨旱莲15g,女贞子15g,菟丝子15g,覆盆子15g等;气虚体弱者,加太子参15g,当归10g;血虚者,加鹿角霜10g,当归10g等。此外,饮食上应注意忌食辛辣之物,戒烟酒,慎房劳等。

李老认为,泌尿系肿瘤属于“本虚标实”。所谓“本虚”,即指五脏气化功能虚弱不足,是为根本;“标实”,是指湿浊浸渍瘀滞,结为肿瘤。所以,治疗上应始终坚持“标本兼治”原则,补肾以助气化或补益脾胃以助运化,是为治本;而通利水湿,可以减轻肾之气化、脾之运化的负担,是为治标;化瘀散结以消瘤,使结去络通,水道通畅,亦为治标。根据长期临床经验,李老_拟了化浊消瘤汤。

【验案】患者,男,60岁。1996年5月31日首诊发现尿道新生物,行膀胱肿瘤切除术后3个月,膀胱灌洗化疗5次。尿病理检查多次发现癌细胞。刻下症:乏力,气短,纳差,腰酸,二便调,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淡红,脉细弦。辨证:脾气虚弱,湿浊瘀结。治以利湿通淋、化浊消瘤,佐以补益脾气。处方:化浊消瘤汤。以该方加减治疗1个月,连续复查尿病理4次未见癌细胞。患者乏力、气短、纳差等症有所改善,治以补益脾肾,利湿去浊,消瘤并重。处方:炙黄芪20g,炒白术15g,炒薏苡仁15g,当归10g,萆薢15g,猪苓20g,龙葵20g,半枝莲20g,山茱萸10g,石韦20g,墨旱莲15g,枸杞子10g,茯苓20g,丹皮10g,荔枝核15g。以此方加减治疗1年半有余,并配合膀胱灌洗化疗。至今未见肿瘤复发。

〔史学军.李辅仁教授治疗泌尿系肿瘤经验浅谈[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12):38-39〕


盗汗验方_路志正
自汗验方_路志正
自汗验方_路志正
自汗验方_路志正
盗汗验方_颜正华
多汗验方_颜正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