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藿香12g(后下),厚朴12g,半夏曲12g,茯苓20g,大腹皮10g,大腹子10g,炒杏仁9g,炒薏苡仁30g,茵陈12g,紫苏叶10g(后下),黄连8g,炒枳实15g,六一散30g(包煎)。
【功效】芳香化湿,宣透膈热。
【主治】汗证,证属表虚卫弱、上热下寒、湿浊滞中者。症见自汗,恶风寒,伴腹痛,膈中微闷,小有烦热,自觉身重,口干欲饮,面微黄白,舌质暗淡,体胖边有齿痕,苔中、根部黄腻少津,脉弦缓。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经验】路老用炒杏仁、炒薏苡仁、茯苓蕴三仁汤意,合以藿香、茵陈、大腹皮、六一散,芳化渗湿、利水道而实谷道;厚朴、半夏曲苦温燥湿、和胃以畅中,使恶湿之脾得燥;以紫苏叶升散之势配合大腹子、炒枳实欲升以降,使易壅塞气机之湿邪流通而动;再以紫苏叶、黄连合用是仿栀子豉汤轻清透散胸膈无形之热。又含东垣苦燥升阳泻阴火之妙用。是方以辛香、芳化、渗利、苦燥使困脾之湿得以速去,风以腾湿散表,升阳逆流止泄。〔杨惠卿.路志正和表里调上下治愈汗证举隅[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4):336-338〕
尿频验方_成肇智
尿频验方_成肇智
尿频验方_成肇智
尿后点滴不净验方_成肇智
尿后点滴不净验方_成肇智
遗尿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