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西洋参3g(另煎),黄芪18g,制黄精15g,猪苓15g,半枝莲15g,七叶一枝花18g,白花蛇舌草15g,蒲公英30g,延胡索15g,白芍15g,川厚朴9g,浮小麦30g,红枣30g。
【功效】扶正祛邪,解毒消瘤。
【主治】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伴结肠、淋巴结及脂肪纤维结缔组织转移性腺癌,属正气亏虚,邪毒内滞者。症见少腹部阵发性疼痛、胀满,头晕乏力,纳差,面色苍黄,寐差,神怠,行走乏力,苔白腻,脉虚。
【用法】水煎服,每口1剂。
【经验】卵巢癌、直肠癌属中医学“癥瘕”“肠覃”的范畴,多由脏腑虚弱,正气不足,湿浊内生,或气滞血瘀,邪毒蕴结肠道或胞宫所致。本方证病情复杂,已有正气亏虚,元气大伤,且邪毒稽留体内,此时应先以中药扶正固本,辅以祛邪抗瘤之法治之,不可妄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措施,以损害正气,加重病症。故本方中以西洋参、黄芪、制黄精、浮小麦、红枣等扶助正气;以猪苓、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延胡索等祛邪消瘤。待正气渐复,病情稳定,继以扶正怯邪并重,随症加减治疗,方可控制病情、治愈疾病。
【验案】患者,女,49岁,1992年6月29日初诊。1992年5月28日因便血3个月,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即做手术切除。曾行右卵巢切除术,并化疗1次。6月23日因少腹疼痛较甚,经查发现腹部及膀胱有转移,最后确诊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n期,伴结肠、淋巴结及脂肪纤维结缔组织转移性腺癌。刻诊:少腹部阵发性疼痛、胀满,头晕乏力,纳差,面色苍黄,寐差,神怠,行走乏力,需有人搀扶,苔白腻,脉虚。查白细胞3.0xl09/L,血红蛋白82g/L,血小板80xl09/L。辨证:正气亏虚,邪毒内滞;治以上述经验方3扶正祛邪,解毒消瘤。
7月11日二诊:疼痛明显减轻,腹胀消失,饮食略有增加,自觉体力略有恢复,行走亦能自主。原方续服。
7月25日三诊:疼痛消失,饮食、二便正常,体力恢复较好,精神大振。查白细胞3.8xl09/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100xl09/L。药效已显,原方去延胡索,再服。
8月29日四诊:症情稳好,血常规检查正常,原方加归脾丸30g,另配“扶正消瘤合剂”治疗。后经B超、CT等检査,病灶消失,余无异常。
〔王伟彪,肖莹.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肿瘤[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66〕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颜正华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颜德馨
验方_颜德馨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颜德馨
呕吐验方_邓铁涛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邓铁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