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验方

【组成】葛根15g,生黄芪20g,川芎10g,陈胆星10g,竹沥10g,半夏10g,制白附子9g,制大黄6g,桃仁10g,炙鳖甲15g,炙僵蚕10g,炙蜈蚣3条,漏芦12g,枸杞子10g。

【功效】化痰怯瘀,益气升清。

【主治】脑脊索瘤,属风痰瘀阻,清阳失用者。症见自觉头昏眩晕,视物晃动,流泪,眼睑下垂,后脑颈项僵硬酸痛,转动不利,晨起恶心欲吐,咳嗽有痰,口干饮水不多,周身浮胀,行路不稳,M手麻木,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本方证属风痰撖阻,清阳失用,肝肾下虚。治疗中扶正祛邪兼顾,既要化痰祛瘀,益气升清,又要补益肝肾。方中生黄芪、葛根益气升清;川骂、陈胆星、竹沥半夏、制白附子、炙僵蚕、炙蜈蚣理气化痰;制大黄、桃仁活血化瘀;鳖甲、枸杞子益阴扶正。通过长期治疗不仅可使病灶缩小,病情控制,且体质可得到较好的调护。

【验案】患者,女,64岁,1995年10月18日初诊。脑脊索瘤病史。现自觉头昏眩晕,视物晃动,流泪,左眼睑下垂,后脑颈项僵硬酸痛,转动不利,晨起恶心欲吐,咳嗽有痰,口干饮水不多,周身浮胀,行路不稳,两手麻木,大便数日一行,舌暗红,苔薄黄腻,脉细。证属风痰瘀阻,清阳失用。治法:化痰祛瘀,益气升清。处方:上述经验方4。

二诊:药后曾有2次腹泻,但泻后反觉舒适。服药半个月,头晕头痛显减,恶心咳嗽不著,目花,偶有肢麻,时欲哈欠,舌质暗红,苔黄中腻,脉细滑。拟从痰瘀上蒙,淸阳失用,久病正虚治疗。原方改用制大黄3g,加泽漆10g,炙水蛭5g。

三诊:继服1个月,头痛眩晕、目花、咳嗽诸症均平,唯咽干,大便稍结,舌质暗,苔黄中薄腻,脉细。法转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扶正解毒。处方:葛根15g,黄芪20g,川芎10g,陈肌星10g,炙僵蚕10g,天花粉15g,炙蜈蚣3条,漏芦12g,桃仁10g,枸杞子10g,炙鳖甲12g,天冬12g、麦冬12g,制大黄5g,制內附子9g,泽泻10g,炙水蛭5g,石斛12g。

四诊:调治1个月,症情稳定,自觉症状良好,无明显不适。嗣后守原法巩固治疗近1年,病情未见反复。1996年9月6日MRI复查示:右侧斜坡脊索瘤4.2cmx3.7cmx4.2cm,较去年有缩小。继以原方出人调治,1997年10月9HMRI复查:鞍区、斜坡占位,肿块大小约3.0cmx3.5cmx4.0cm,幕上脑室轻度脑积水,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伴轻度脑萎缩。肿瘤又见缩小。至今观察治疗已7年。

〔周仲瑛.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251-252〕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徐景藩
呕吐验方_郭子光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裘沛然
反流性食管炎验方_方和谦
反流性胃炎验方_李玉奇
反流性胃炎验方_李玉奇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