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尤某,女性,时年50岁。
2022年6月14日初诊四肢反复红斑、风团,伴瘙痒2月余,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红斑风团,伴明显瘙痒,可自行消退,后反复发作。近一周患者周身风团每日发作,伴明显瘙痒,无胸闷、腹痛等不适。
首诊证候
刻诊:患者平素精神紧张,午后风团发作较甚,色淡红,发作无明显规律,平素纳眠可,二便调,口干,口苦,舌红,苔白腻,脉滑数。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
辨证:半表半里证。
治法:和解少阳。
处方:
柴胡15g、大枣10g、党参15g、法半夏10g、甘草5g、黄芩15g、生姜15g。
【随诊过程】
二诊:
患者服药后风团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减少,瘙痒不甚,口干无口苦,舌边尖稍红,苔白,脉滑。
处方:
柴胡15g、大枣10g、党参15g、法半夏10g、甘草5g、黄芩10g、生姜15g。
【按语】
辨证思路:根据慢性荨麻疹风团或斑块“时隐时现”的主要临床特点,一般可归属于“瘾疹”“风瘙瘾疹”等病症。《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慢性荨麻疹病程绵延,患者肺脾气虚,卫表不固,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此可归结为少阳枢机不利。从另一角度来看,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病必伤脾,加之饮食不当、脾虚失运,湿热蕴结中焦,脾土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亦可发为荨麻疹。
治疗经验:小柴胡汤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亦有健脾和胃之功。
本例患者为更年期女性,平素精神紧张,疹色淡红,口干口苦较为明显,舌红,苔白腻,脉滑数。陈教授认为皮肤病辨证既需重视局部辨证,更应放眼全身病机症状,同时抓住“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临床多用小柴胡原方治疗半表半里之荨麻疹,其中柴胡、生姜量多不变,才能充分发挥和解少阳之功,再根据患者寒热虚实偏胜情况,酌情调整黄芩、党参用量,临床效佳。
(本案编者:赵琳)
验方_张琪
验方_张琪
验方_张琪
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_张琪
风湿性关节炎验方_张琪
验方_张琪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