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验方

【组成】炙川乌15g,麻黄15g,赤芍20g,桂枝20g,黄芪20g,干姜10g,白术20g,茯苓20g,甘草10g。

【功效】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主治】痹证,证属寒湿偏盛者。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以腰及下肢明显,遇冷则痛剧,得热则痛缓,痛处寒冷、沉重感明显,或关节肿胀,屈伸不利,舌苔白,脉弦紧。以及妇女白带清稀,月经愆期,男子则见少腹凉,阴囊潮湿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经验】张老此方是由《金匮要略》乌头汤、肾着汤二方化裁而成。张老认为本病多由寒湿搏阻,血脉凝涩所致。方中麻黄、川乌合用善驱筋骨间之寒湿;桂枝辛开温通血脉,寒湿除、血脉通则痹证愈;茯苓、白术、干姜治寒湿弥漫三焦,身重腰冷,与麻黄、川乌合用,共治表里之寒湿。凡风寒偏重之痹证,川乌为必用之药。若寒邪在表,可用麻黄开腠理,为治寒痹之要药,但剂量不宜大,常用量为5~10g,自觉有心悸、气短、头晕者,减麻黄量至5g。若病程较久,皮肤失润,舌质紫暗,加鸡血藤30g、薏苡仁20g;白带量多加桑螵蛸20g、茴香15g、龙骨20g。〔吴志成.张琪治痹十方[J].江苏中医药,1994,15(3):4-5〕


验方_刘立昌
变异性哮喘验方_刘立昌
便秘验方_刘立昌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_刘立昌
验方_刘立昌
肠梗阻验方_胡水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