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验方

【症状】口渴而饮水不多,脘痞纳呆,恶心呕吐,腹胀体困,身热不扬,小便短黄,大便溏而不爽,或口苦黄疸,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分析】本型多由暑湿侵入或内生湿热蕴结中焦,脾胃运化受阻,升降失常所致。本型与气分热盛型同属实热证,

但本型乃湿邪与热邪互结于中焦,热为阳邪易伤津,加之湿阻气化、津不上承而口渴;

同时,湿为阴邪,湿滞脾胃,故虽感渴而不欲饮或饮水不多;

此外,可见身热不扬、头重体困、脘痞呕恶、便溏不爽、苔腻脉濡等湿滞之象。而气分热盛型纯为热邪亢盛伤津,其表现不难辨别。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热证,实证,阳证。病机:湿热蕴结脾胃,运化受阻,津不上承。

【治法】清热化湿,理脾和胃。

湿热二邪蕴结中焦为本型生成之源,因此,清化中焦之湿热,以恢复脾胃的运化、升降功能,乃治病求本之法。

【方剂】以加减黄芩滑石汤为主方:

【组成】黄芩10g,滑石15g,茯苓皮12g,大腹皮10g,白豆蔻6g(后下),通草3g,竹叶6g,厚朴6g,薏苡仁12g。

水煎服。

方中黄芩清热燥湿,滑石清利湿热,共为主药;茯苓皮、薏苡仁健脾利湿,竹叶、通草清热利湿,为辅药;白豆蔻化湿健胃,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湿,共为佐使药。

若湿重于热,加藿香10g,制半夏10g,陈皮6g;

热重于湿,加黄连6g,栀子10g,茵陈12g。

****验方成药

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甘蔗汁),临卧时斟酌多少,和匀饮服。适用于津亏型。

新鲜百合捣汁,不拘量和水饮。可常服。适用于阴虚型。

天花粉、西瓜皮、冬瓜皮各20g,水煎频服,每日1剂。适用于热盛伤津型。

渴乐宁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两虚型。

针灸疗法

体针:取内庭、三阴交、脾俞、胃俞、肺俞、肾俞、太溪等穴,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耳针:取内分泌、胰、贤、三焦、神门、心、肝等穴。轻刺激,每次取3-5穴,留针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


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方_王自立
异常子宫出血验方_何成瑶
异常子宫出血验方_何成瑶
不孕症验方_林天东
功能性子宫出血验方_林天东
系统性红斑狼疮验方_丁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