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某,女,时年14岁。以“面部蝶形红斑4年,关节疼痛1年”为主诉。察舌、脉: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数。红细胞沉降率56mm/h,抗核抗体弱阳性。患者4年前发病,面部出现蝶形红斑,光过敏,频发口疮,检查显示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外院给予激素(醋酸泼尼松片40mg/d)加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症状有所减轻。近1年病情加重又现关节疼痛,辗转数家医院均未取得满意疗效,遂来就诊。
2018年9月17日初诊:症见满月脸,水牛背,面色苍白,双下肢无力,站立困难,膝关节以下麻木疼痛。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数。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56mm/h,抗核抗体弱阳性。
诊断:(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痹证(西医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辨证:患者病程长,长期应用激素易损伤患者阴津,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阴虚血少致血瘀。
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黄芪40g,丹参15g,延胡索10g,川芎10g,赤芍10g,桑寄生10g,狗脊10g,川牛膝10g,桑枝10g,菟丝子10g,党参10g,茯苓10g,陈皮10g,肉苁蓉6g,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就诊时服用醋酸泼尼松片40mg/d,继予原量口服。
9月25日二诊:双下肢渐感有力,膝关节以下麻木疼痛,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数。患者双下肢仍感麻木疼痛,属湿邪痹阻。患者病程长,正气虚,风湿热邪,易痹阻经络,血脉不通,则关节肌肉麻木疼痛,宜在原治则基础上加予清热利湿之品,合“四妙丸”之意,加苍术10g,薏苡仁15g,继服14剂,醋酸泼尼松片,40mg/d,口服。
10月9日三诊:诸症悉减,诉偶有乏力,腰酸,双下肢站立过久时自觉酸胀。查红细胞沉降率降至10mm/h。患者症状有所好转,上方继服14剂。醋酸泼尼松片40mg/d,口服。
10月23日四诊:患者乏力、腰酸等症状基本消失,病情较为稳定。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法,故前方去党参、茯苓、桑枝、苍术等祛湿活络之品,生黄芪加至45g,并加太子参益气养阴,加川断、当归、通草、鸡血藤以助活血化瘀之力。醋酸泼尼松片减为35mg/d,口服。之后长期服用治本中药方,醋酸泼尼松每2个月减5mg,减至10mg/d时维持。随访2年病情稳定。
图片
▲太子参
按:本案患者病程日久,病久入络则成瘀化热,耗气伤阴,加之长时间应用激素更易助阳伤阴,同时患者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湿热痹阻关节,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丁樱在患儿初诊时用黄芪、桑寄生、狗脊益气温肾助阳,党参补益肝脾肾,强壮筋骨,使正气恢复;丹参、延胡索、川芎、赤芍、川牛膝凉血活血化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加肉苁蓉补肾益精血,陈皮行气助活血,桑枝利关节,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全方标本兼治,药专力强,故疗效卓著。
二三诊时正气渐复,双下肢感麻木疼痛,此时以“湿邪痹阻”为主,湿邪痹阻关节,则血脉不通,不能濡养双下肢,见麻木不仁,痹久成瘀而出现疼痛不已,此时予苍术、薏苡仁取“四妙丸”之意,燥湿除痹,促进血液流通。四诊时患者诸症好转,病情稳定,标证已除,转而治本。去前方燥湿通络之品,加大黄芪用量,并加予太子参以益气养阴,辅以当归、通草、鸡血藤之品助活血化瘀之力,病情稳定之际将激素减量,终以小剂量激素维持。丁樱以西医激素联合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常有明显的减毒增效、缩短病程的作用。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_陈崑山
口腔溃疡验方_陈崑山
口腔溃疡验方_陈崑山
慢性肾炎验方_陈崑山
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感染验方_陈崑山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_陈崑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