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便血暗红或紫黑如柏油,或呕吐紫黑血块,脘腹刺痛,拒按不移,或腹部可触及质硬肿块,面色晦暗,唇爪青紫,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弦细。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气郁日久血瘀,或久病人络,胃肠络脉郁滞而迫血溢出所致。本型虽亦属实证,但无明显热象,而以气滞血瘀为基本病机。
因此,本型的辨证要点,
一是便血暗红或紫黑如漆,或兼吐血紫黑有块;
二是脘腹刺痛、拒按、不移,或可触及质硬肿块;
三是可见一般血瘀征象,如面色晦暗、唇爪青紫、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有力等。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实证,阴证。病机:胃肠气滞血瘀,络脉痹阻不通,导致血溢脉外。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本型源于肠胃气滞血瘀,而以血瘀络脉为主,故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法,辅以行气,气血行则瘀血去,而便血自止。
【方剂】以膈下逐瘀汤为主方:
【组成】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2g,五灵脂10g(包煎),当归10g,川芎8g,延胡索10g,香附10g,枳壳10g,炒蒲黄10g(包煎),三七粉3g(冲服)。
水煎服。
本方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为主药;赤芍、五灵脂、川芎、延胡索祛瘀通络止痛,为辅药;当归养血活血,香附、枳壳行气导滞,为佐药;蒲黄、三七活血止血,为使药。
若血分热甚,加侧柏叶12g,地榆12g,茜草10g;
若便血久不止,加紫珠草15g,仙鹤草15g,旱莲草15g;
兼胁下肿块质硬,加郁金12g,丹参30g,鳖甲15g;
兼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脘腹冷痛,加党参12g,白术10g,炮姜8g.
自汗验方_段富津
盗汗验方_段富津
多汗验方_段富津
多汗验方_徐经世
2型糖尿病伴末梢神经炎验方_刘志明
糖尿病验方_刘志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