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小便黄赤不利或淋沥涩痛,心烦呕恶,渴不多饮,口苦黏腻,食少纳呆,脘痞腹胀,大便秘结或塘垢不爽,或全身浮肿光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外感湿热人里,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蕴结三焦,水道不通所致。本型与上型虽同属实证,但本型湿热内盛而无表证。其临床辨证须抓住三点:
一是小便短黄灼热,或尿血,或涩痛;
二是常见脾胃气滞、升降失常的症状,如呕恶、食少、腹胀、便溏或便秘之类;
三是具有一般湿热内蕴征象,如心烦口苦、渴不多饮、脘痞纳呆、头重身困、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热证,实证,阳证。病机:湿热蕴结三焦,水道不畅,气化受阻。
【治法】清热除湿,通利二便。
本型小便不利得之于湿热蕴结三焦,故清热除湿乃治本大法;邪阻三焦气机,宜因势利导从二便分消,故佐以利水通便。
【方剂】以甘露消毒丹合疏凿饮子加减为主方:
【组成】滑石30g,茵陈20g,木通10g,白豆蔻6g,黄芩10g,连翘10g,赤小豆12g,槟榔10g,商陆10g,竹叶10g,泽泻10g。
水煎服。
本方滑石、茵陈清利湿热,为主药;黄芩、连翘清热解毒,木通、泽泻利水渗湿,共为辅药;白豆蔻化湿醒脾,商陆、棋榔通利二便,为佐药;赤小豆、竹叶导湿热下行,为使药。
若热毒重,伴痈疽疮瘍,加金银花30g,蒲公英15g,天葵子15g;
若湿邪重,腹胀浮肿甚,加土茯苓30g,萆薢15g,车前子15g(包煎);
兼尿血,加小蓟30g,白茅根30g,侧柏叶15g;
便秘严重,加生大黄10g,枳实10g,厚朴10g。
腰痛验方_刘志明
腰椎间盘突出症验方_刘祖贻
腰痛验方_孙光荣
腰痛验方_李今庸
腰痛验方_李今庸
腰痛验方_李今庸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