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验方

【组成】熟地黄30g,山茱萸10g,石斛10g,麦冬15g,五味子15g,远志15g,石菖蒲15g,肉苁蓉15g,巴戟肉15g,肉桂7g,附子7g,磁石20g,珍珠母20g,甘草10g。

【功效】益肾填精,健脑止眩。

【主治】阴阳两虚、脑髓失养之眩晕,症见头眩晕而痛,遇劳或性交后则加重,伴腰酸肢软、五心烦热,舌尖红、苔白少津,脉象沉细微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经验】张老指出,本方实乃治肾中阴阳两虚之证,并非纯肾阳虚证。由于阴阳互根,阳虚者必损及阴,多为阴阳两虚证。张老于临床中用之颇多,有患者眩晕而行路摇摆,服此方若干剂后眩晕顿除,步履稳健如常,有意想不到之效。陈士铎谓:“此病得之于肾劳,无肾水以润肝,则肝木之气燥,木中龙雷之火时时冲击一身,而上升于巅顶,故头痛而且晕也,治法宜大补其肾中之水,而少益以补火之品,使水足以制火,而火可归原,自然下引而人于肾宫。”汪昂谓:“火归水中,水生木,盖用桂附生地黄山萸等,补肾药中引火归原,水火既济而内风自息。”〔张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琪[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24-225〕


慢性乙型肝炎验方_张琪
慢性乙型肝炎验方_张琪
脂肪肝验方_张学文
慢性乙型肝炎验方_张学文
胁痛验方_张镜人
胁痛验方_周仲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