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

【中药毒性】

有毒,对肾脏有损害,具有肝毒性。

【性味归经】

性味:千里光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肝、大肠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千里光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千里光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福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及卡他奈氏球菌尤为敏感;其各种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钩端螺旋体作用;其煎剂对人的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镇咳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大剂量灌服千里光水煎剂,可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并可引起部分动物死亡,小剂量实验者,在病检时可见肝脏有轻度脂肪性变。据国外报道,千里光属植物含有多种肝毒性生物碱,对肝脏有明显毒性,可致动物和人肝损害,甚至死亡。

【用法参考】

1、痈肿疮毒。千里光苦寒,具有较强清热解毒作用。用于热毒壅聚之痈肿疮毒,可单用鲜品,水煎内服并外洗,再将其捣烂外敷患处,或与 金银花、 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若与 白及 配伍,水煎浓汁外搽,又常用治水火烫伤,此法也可用于褥疮及下肢溃疡。

2、目赤肿痛。千里光苦寒入肝,清肝明目之力甚佳,《江西民间草药》单用千里光煎汤熏洗眼部,治疗风热或 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或与 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等 配伍使用。

3、湿热泻痢。千里光味苦性寒,又入大肠经,具有清利大肠湿热之功。用于大肠湿热, 腹痛泄泻,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可单用千里光制成片剂服用。

此外,千里光尚能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治湿热虫毒所致之头癣湿疮、阴囊湿痒、鹅掌风等,可煎汁浓缩成膏,涂搽患处。

【注意事项】

脾 胃虚寒者慎服。

【用量参考】

煎服,9~15g,鲜品30g。外用适量。

【化学成分】

千里光全草含毛茛黄素,菊黄质,β- 胡萝卜素。亦含生物碱,挥发油,黄酮苷,对羟基苯乙酸,水杨酸,香荚兰酸,焦粘酸,氢醌以及鞣质等。

【临床研究】

据报道,千里光对于多种急性传染或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菌痢、急性肠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急性阑尾炎、丹毒、蜂窝组织炎以及烧伤、下肢溃疡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中药药理与应用 2000:120)。千里光还可用于其他疾病,如:千里光与 金银花同用,治疗钩端螺旋体病109例,治愈105例,且经4000例预防服药,效果显著(流行病防治研究1975,2:114);另用千里光合剂(千里光、 重楼、 艾叶、 苦参等),洗浴阴部及阴道用药,治疗阴道炎82例,总治愈率87%,效果良好(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总42:27);用鲜千里光(全草)或干品,水煎取汁口服,并用余汁坐浴泡洗,治疗包皮炎25例,总有效率为100%(湖南中医杂志2001,6:43)。此外,千里光还可用于急性结膜炎、老年慢性气管炎、稻田皮炎及宫颈炎等。

【不良反应】

千里光口服时,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等现象,也有出现过敏性药疹者。


川椒
胡椒
荜茇
荜澄茄
炒地榆
高良姜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