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矾

【功效分类】

驱虫杀虫

【中药毒性】

有毒

【性味归经】

性味:胆矾味苦、涩,性寒。有毒。

归经:归胃、肝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胆矾有内服涌吐;外用解毒收湿,蚀疮去腐。三个涌吐方面都可应用,尤其是对误食毒物用的比较多,作用好,服用后可和胃黏膜上的蛋白质马上形成一个薄膜,避免毒药吸收、腐蚀或刺激胃。外用解毒、收湿,蚀疮去腐。实际上是在不同浓度上的两个作用,浓度2-3%,收敛解毒;20-30%,就腐蚀性强,蚀疮去腐。

【药理作用】

胆矾主含含水硫酸铜(CuSO4?5H2O)。胆矾能刺激胃粘膜,引起 呕吐中枢兴奋而催吐;胆矾外用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性的蛋白化合物而沉淀,故其稀溶液有收敛制泌作用;浓溶液对局部粘膜具有腐蚀作用;胆矾对常见化脓性球菌和肠道伤寒、副伤寒、痢疾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用法参考】

1、用于喉风、喉痹痰涎壅塞,痰厥及毒物停滞胃中。胆矾具强烈的涌吐作用,适宜用吐法治疗的病证都可用以涌吐。对于喉证痰涎壅塞,胆矾不仅能涌吐痰涎,而且药物与咽喉的病变部位直接接触,还有解毒收敛制止分泌之效,故较之其他方面更为常用。治疗喉证痰壅,多采用研末吹喉咽下的方法吐涎。如《济生方》以之配 白僵蚕为末,每服少许,吹入喉中,吐涎,治缠喉风、急喉痹,牙关紧急,痰涎壅塞者;《救急选方》以之配 雄黄滑石为末服,吐顽痰,治痰厥。据报道,用胆矾配 藜芦防风煎服,催吐,治白砒、 硫黄中毒,治3例服毒者均痊愈。

2、用于口疮、牙龈肿痛溃烂、风眼赤烂及鼻疳蚀烂。胆矾少量外用,或用其稀溶液,有解毒收湿作用。古方多用于五官溃疡。如治口疮经久,肿痛赤烂,可与 麝香轻粉等为末,每取少许,掺疮上,良久吐出涎水;治齿龈肿痛生疮,可与 蟾酥、轻粉等为末,每用少许,食后、临卧敷贴患处,吐津;《明目经验方》单用胆矾烧研,泡汤日洗,治风眼赤烂。临床报道,用胆矾配成0.25%的溶液滴眼,治疗沙眼有显效。《濒湖集简方》用胆矾烧令烟尽,研末,掺患处,治小儿鼻疳蚀烂。

3、用于疮疡。胆矾用于疮疡,初起者可解毒消疮;脓成不溃者,可蚀疮以排脓;溃后胬肉高突者,可蚀疮以平胬。如《医宗金鉴》以之配 蟾酥麝香等药制成锭,凉水磨浓涂之,治疔毒肿毒,一切皮肉不变,漫肿无头;《类编朱氏集验方》以之配 硇砂为细末,点肿处,蚀疮破头,治疮疡未溃;《圣济总录》单用胆矾烧令烟尽,为细末,敷疮上,治甲疽胬肉疼痛,脓水不止。

【注意事项】

体虚、儿童、老年、孕妇不能使用。要注意保护胃气。

【用量参考】

温水化服,0.3~0.6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以水溶化后外洗。


黑大豆
绞股蓝
核桃仁
胡芦巴
韭菜子
阳起石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