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收敛止血
【性味归经】
性味:白芨味苦、甘、涩,性微寒。
归经:归肺、肝、胃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白芨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主治:用于咯血,吐血,外伤 出血,疮痈肿毒,皮肤皲裂。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肿瘤作用
3、止血作用
4、对胃酸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住作用
【用法参考】
1、中药白芨味涩而质粘,为收敛止血之良药。用于咯血、吐血,可单味研粉冲服;用于肺阴不足, 阴虚内热、 干咳咯血,常与 枇杷叶、 藕节、 阿胶等同用,如白芨枇杷丸。用于胃 出血,可与 乌贼骨 配伍,等份为散内服。用于外伤 出血,可单用或配煅 石膏研末外敷。
2、中药白芨质粘,又具寒凉苦泄之性,能消散痈肿。对于疮疡不论已溃未溃及手足皲裂均可应用。用治疮痈初起,可与 金银花、 浙贝母、 天花粉等同用;用于疮痈已溃,久不收口,可单用白芨研末外敷,有生肌敛疮之功。用于手足皲裂,取白芨研末,以 麻油调涂。
【用量参考】
反乌头。外用适量。3-10克。研末服,每次1.5-3克,每日1-3次。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