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活血化瘀
【性味归经】
性味: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
1、《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苦,平。”
2、南药《中草药学》:“人肝、肾经。”
3、《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苦、酸,平。”
归经:归肝、肾经。宣散降泄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川牛膝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利尿通淋。
主治: 血瘀经闭,痛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 腹痛,跌打损伤,风湿腰膝疼痛,热淋,血淋。
1、《会约医镜》:"去脚膝风湿。"
2、《本草正义》:"用之于肩背手臂,疏通脉络,流利关节。"
3、《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腰膝疼痛,大骨节病,小儿麻痹后遗症,尿痛,尿血, 血瘀经闭,难产,胎衣不下,产后瘀血 腹痛。"
4、《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活血祛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牙痛,吐血,衄血,关节肿痛和跌打损伤。"
【药理作用】
1、对子宫的作用:
川牛膝流浸膏或煎剂对离体兔已孕、未孕子宫均有收缩作用,能加强收缩 乏力的小鼠离体子宫的收缩。对猫的未孕子宫呈弛缓作用,已孕子宫呈强力收缩作用。对已孕、未孕的豚鼠子宫呈弛缓作用,对犬作用不定。
2、激素样作用:
川牛膝所含杯苋甾酮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使大鼠子宫重量增加,但对卵巢却无影响。川牛膝所含蜕皮甾酮具有蛋白同化作用,可使小鼠肾脏蛋白质合成增加,肝脏细胞核、线粒体、微粒体中氨基酸前体渗入增多。
3、其他作用:
川牛膝苯、 醋酸乙酯、醇提取物均有抗生育、抗受精卵着床作用,以苯提取物作用最强。川牛膝可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具有活血抗凝作用。川牛膝尚有止痛及轻度利尿作用。
【用法参考】
1、活血通经:
川牛膝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功,可用于 血瘀经闭、痛经及跌打损伤。凡 血瘀经闭、痛经者,可与 当归、 川芎、 红花等 配伍,以增活血通经之力;若跌打损伤疼痛者,可与 乳香、 没药、 血竭等同用,以增祛瘀止痛之效。
2、祛风除湿:
川牛膝不仅能活血通经,且能祛风除湿,疏利关节,故常用于风湿腰膝疼痛,关节不利。临床每与 桑寄生、 威灵仙、 独活等 配伍,以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若湿热下注,关节红肿疼痛者,可与 黄柏、 苍术同用,如《医学正传》三妙丸。
3、利尿通淋:
川牛膝性降而散,故能利尿通淋,凡热淋、血淋、尿血者,可与 木通、 滑石、 瞿麦、 蒲黄等 配伍,以增强疗效;或与 麝香同用,如《医学正传》牛膝膏。
南药《中草药学》:“风湿腰膝疼痛,四肢拘挛,配 桑寄生、 威灵仙、 五加皮等;血淋,配 冬葵子、 蒲黄等。”
【注意事项】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服。
1、《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用。”
2、《湖南药物志》:“ 脾虚泄泻不宜用。”
【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或浸酒。
【临床报道】
治疗功能性子宫 出血川牛膝每日30-45g,水煎顿服或分2次服。共治疗23例,一般连服2-4日后 出血停止,病程较长者,血止后减量续服5-10日,以资巩固。23例中除2例合并子宫内膜炎加服抗生素取效外,其余均单用上法治愈。服药量最少2剂,最多9剂,以3剂为多。随访3月以上未见复发。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