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组成

麦门冬30克,半夏15克,人参6克,甘草6克,粳米10克,大枣4枚。

用法

水煎温服。歌诀:麦门冬汤热伤气,草人半夏麦枣米,健胃生津化痰饮,咳逆上气咽喉利。

方解

麦冬为一补虚润燥药,而有健胃镇咳等作用,本方用为主药,佐以人参甘草粳米大枣补中益气,伍以半夏下气逐饮,故此治虚火挟痰因而咳逆上气、咽中枯燥、痰涎粘着不去者。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10条: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解析:上气,是指咳逆喘息而言。火逆上气.是说此喘咳由于火逆所致。咽喉不利,指咽喉枯燥,痰涎胶着不去,若止此火逆而下其气,则宜以麦门冬汤主之。

临证思考

慢性咳喘、结核病多有因咳喘久吐出大量痰液,同时痰饮阻滞胃纳欠佳,致使津液大伤,因见咳喘连绵、咽喉不利。这种情况健胃生津是关键,而佐以降气化痰和清润。因此本方证常用于咳喘的后期或恢复期而有咽喉不利者。

辨证要点

咳逆上气、咽干口燥者。麦门冬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麦门冬(60) 半夏(9) 人参 粳米各(6) 甘草(4) 枣三枚用法:水煎,分三次服。功用:滋养肺胃,降逆和中。主治:呼吸道感染,非特异性肺炎,口咽干燥症,咽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胃炎,胃溃疡,妊娠呕吐等。药理作用:镇咳及促进唾液分泌作用,降血糖作用。临床运用:呼吸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妇科病等。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组成

麦冬30克 半夏6克 党参10克 甘草3克 粳米10克 大枣4枚

功用

益胃生津,降逆下气。主治肺痿,症见咳唾涎沫、气喘短气、咽干、口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属胃有虚热,气火上逆者。

配伍

麦冬甘寒清润,既清肺胃之虚热,又滋肺胃之阴津,故重用为主;病位在肺,但其源在胃,故用党参甘草大枣粳米以补益脾胃之气阴,使其津液上归于肺,肺得津养,肺叶则不再枯萎;气火上逆,故又用半夏以降逆下气。半夏辛温而燥,麦冬甘寒而润,半夏得麦冬则开胃行津而不火燥(半夏用量较轻),麦冬得半夏而滋养胃津而不腻胃,二药相全又能清利咽喉,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运用

1.呕吐,症见干呕时作,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津少、脉细滑数属胃阴不足,胃气上逆者,亦可用本方治之。2.消渴(中消),症见口渴引饮、多食而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滑数属胃阴不足,气火上逆者,亦可用本方治之。3.《医学衷中参西录》以麦门冬汤去粳米,加山药(代粳米)、白芍、丹皮、桃仁,治妇女倒经。4.肺结核、胸膜炎、支气管扩张等见有咳唾涎沫;胃炎、胃溃疡等见有呕吐;甲亢、糖尿病等见有口渴引饮,属胃有虚热,气火上逆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托里透脓汤(《医宗金鉴》)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五神汤(《洞天奥旨》)
神效托里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