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麻黄9克、芍药9克、细辛9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桂枝各9克,五味子12克,半夏15克,石膏30-60克。
用法
煎服法同小青龙汤方。
方解
于小青龙汤加石膏,故治小青龙汤证而有烦热者。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14条: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解析:咳喘脉浮,此为心下有水气而表不解的小青龙汤证。所不同者,只多上气烦躁之证,故以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按:由本条可知,所谓肺胀,是除外邪内饮还必兼有热壅气逆的证候,以咳而上气且烦躁为主要特征。上气者,即气冲逆上而不下的症状。
辨证要点
小青龙汤证兼烦躁者。
验案
王某,女性,31岁,病历号102132,1964年12月12日初诊。感冒后引起咳喘已半月,经服汤药,咳喘向愈,但前天又受凉致咳喘加重,吐白痰多,头痛恶寒,时胸闷心烦,口干不思饮,苔白根腻,脉浮弦。证属外寒内饮而热壅于上,治以解表化饮兼清热除烦,与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6克,五味子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结果:上药服三剂咳喘减轻,继加减服四剂症已。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
组成
小青龙汤加石膏(9)。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解表蠲饮,兼除烦燥。
主治
肺胀。心下有水气,咳而上气,烦燥而喘,脉浮者。
临床应用
支气管哮喘(属外寒内饮,郁而化热者),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本方即小青龙汤加石膏而成。功效解表宣肺,蠲饮散水,清热除烦。主治小青龙汤证兼有里热者。大青龙汤与小青龙加石膏汤均有解表宣肺,清热除烦的功效,均可用于表寒外束,内有郁热所致的发热,无汗而喘、烦躁口干等证。所不同者,大青龙汤偏于解表发汗,药力较峻;小青龙加石膏汤则偏于蠲饮散水,药势较缓。
助仙丹
益经汤(《傅青主女科》)
八味带下方
桂苓五苓芷甲汤
紫根牡蛎汤(《霉疠新书》)
真人活命饮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