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麻黄汤[金匮]
麻黄汤[千金翼]
麻黄甘草汤[三因]
二物汤[普济方]
麻甘汤[医学入门]
走马通圣散[金匮要略]
组成
用法
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
主治
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
宜忌
①《金匮》:慎风寒。②《外台》:忌海藻、菘菜。
参考文献
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432;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甘草 麻黄 功效发汗解表,宣散水气。主治风水,症见面目四肢皆肿、恶寒无汗、身重溺短、苔白薄、脉浮紧属于风寒束表,水湿滞留皮肤经络者。本方与甘草干姜汤均有温肺散寒,补益中气的功效。但甘草干姜汤重在温散里寒,适于上焦阳虚,肺气虚冷所致的肺痿;本方则重在温散表寒,适于风寒外束,水湿滞留所致的风水证。甘草麻黄汤方
组成
用法
以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一杯,温服,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歌诀:甘草麻黄二味行,表实无汗此为营,增量麻黄为驱水,不似越婢治身疼。
方解
本方是麻黄汤去桂枝、杏仁,增麻黄、甘草的用量而成,其功能虽也是发汗解表,但无桂枝则不治身疼,无杏仁则治喘的作用亦比较减弱。故本方主要作用在解表行水,而治水湿有表邪者。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3条: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解析:见越婢加术汤方。
临证思考
浮肿症有表证、里热不明显者可选用本方。在临床单用本方的机会较少,但以本方加减的方却是很多的,宜注意。
辨证要点
浮肿表实无汗者。
黛蛤散(《卫生鸿宝》)
丹栀逍遥散(《女科摄要》)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伤寒论》)
定经汤(《傅青主女科》)
附子理中汤(《三因极—》)
甘露消毒丹(《温病条辨》)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