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启源
[原文]
补肺中元气不足。 《医学启源?卷下》
[组成]
人参五分,麦门冬五分,五味子七粒,长流水煎,不拘时服。(内外伤辨惑论)
[用法]
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剂型]
汤剂
[功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适用症状]
1.暑热多汗、耗气伤阴证。体倦、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脉虚弱。
2.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呛咳少气、短气自汗、口舌干燥,脉细。
[方解]
1.
本方为治疗气阴两伤的常用方剂。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生津以补肺气为君;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以生津为臣;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而生津为佐。
三味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脉得气充,则可复生故名生脉饮。
2.
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温暑之邪袭人,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门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收起]
[注意事项]
1.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2.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
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桂苓甘露饮(《宣明论方》)
半夏汤(《太平圣惠方》)
涤痰汤(《济生方》)
白虎汤(《伤寒论》)
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