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甘露饮(《宣明论方》)

桂苓甘露饮

来源:《宣明论方》

Sweet Dew Decoction of Cinnamomi and Poria

(A Comprehensive Treatise on Prescription)

概述

组成:茯苓(30) 甘草(60) 白术灵(12) 泽泻(15) 官桂(3) 石膏(30)寒水石(30) 滑石(30) 猪苓(15)

用法:水煎服。功用:祛暑清热,化气利湿。主治:小儿腹泻。药理研究:临床应用:桂苓甘露散《宣明论方》

组成

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猪苓各10克, 肉桂3克, 甘草6克, 石膏20克、寒水石各20克, 滑石30克

功用

清暑泄热,化气利湿。主治中暑受湿,症见头痛发热、汗出面垢、烦渴引饮、小便短赤、舌红苔白滑、脉滑数等。

配伍

本方实则由五苓散(以肉桂桂枝)、六一散、再加石膏寒水石组成。方中石膏、寒水石清暑泄热;六一散清暑利水;湿属阴邪,故用辛温之肉桂(用桂枝亦一样)配伍二苓、白术泽泻(即五苓散)以化气利水。盖暑病每挟湿,故每以利小便与清暑热配合运用,使内蕴之暑湿从下而泄,则热可退,渴可解。

运用

1.鹅口疮,症见口腔粘膜糜烂,伴发热、口干、口臭、小便黄、舌红苔白滑等属于湿浊久蕴为热,湿热邪毒循经上蒸于口而成者,亦可用本方治之。2.暑泻,症见泻下如水、发热烦渴、自汗面垢、小便短赤、苔白滑、脉濡数等于暑伤其处,湿伤其中者,亦可用本方治之。此时,可将石膏寒水石弃之,改用蚕砂、法夏以升清降浊。3.热射病、感冒等见有发热烦渴、小便短赤属于中暑受湿者;中毒性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等见有泄泻、发热属于暑伤其外,湿伤其中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退热散(《审视瑶函》)
归芍红花散(《审视瑶函》)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导赤清心汤(《通俗伤寒论》)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