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

白虎加桂枝汤[金匮]

白虎加桂汤[千金]

知母汤[圣济总录]

加减桂枝汤[得效]

组成

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石膏一斤、粳米二合、桂(去皮)三两。

用法

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主治

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方论选录

①《干金方衍义》:白虎以治阳邪,加桂以通营卫,则阴阳和,血脉通,得汗而愈矣。②《古方选注》:本方方义原在心营肺卫,白虎汤清营分热邪,加桂枝引领石膏知母上行至肺,从卫分泄热,使邪之郁于表者,顷刻致和而疟已。

参考文献

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578;白虎加桂枝汤方

组成

知母18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30-100克,粳米30克,桂枝9克。

用法

水煎温服。歌诀:白虎加桂枝汤方,桂枝甘草白虎汤,论中原本治温疟,表里痛热皆能章。

方解

本方即白虎汤再加桂枝,实即桂枝甘草汤与白虎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疟病》第4条: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解析:身无寒但热,为热在里。骨节疼烦,时呕,为邪在表。本方两解表里故主之。按:本方不限于治温疟,凡有是证即可用之。

辨证要点

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白虎汤证者。

验案

吕某,女性,18岁,本院家属,1965年6月17日初诊。1个月来发热、自汗盗汗,恶心或呕吐,头晕头痛,两膝关节痛,口于思饮,苔白腻,舌红,脉弦滑数。证属表虚而里热,治以两解表里,与白虎加桂枝汤:生石膏60克,知母18克,炙甘草6克,生山药10克,桂枝10克。结果:上药服三剂热退,恶心呕吐止,自汗盗汗减。他医用补中益气治疗,又大汗不止,而静脉补液。又改用上方原方治疗则诸症渐已。


银翘红藤解毒汤(《上海验方》)
清热除湿汤(《中医皮肤科》)
脉溢汤(《中医皮肤科》)
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化斑汤(《温病条辨》)
化斑解毒汤(《中医外科》)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