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黄连5g,黄芩、当归、甘草各20g,连翘、公英、知母、丹皮、生地、白芷各15g,升麻10g,石膏30g。
【使用方法】 水煎内服,每日1剂,日3次,每次服150ml。并配合外用药:地榆、黄芩、甘草、艾叶、丹皮、连翘各20g,水煎湿冷敷,日敷3次,每次30min。
【适应病证】 脂溢性皮炎。
【临床疗效】 共治疗本病45例,经内服,外敷后,大多数患者在用药1周开始见效,显著多在10~15天左右。痊愈35例,占79%;显效6例,占13%;有效3例,占6%;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经验体会】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是素有湿热内蕴、复感风邪薰蒸肌肤、耗伤阴液,肌肤失养所致。故以清热除湿、疏风止痒为大法,方中黄连、黄芩、连翘、公英、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除湿解毒,丹皮、生地凉血活血,当归养血和血,升麻散火解毒,为引经药与白芷合用,共奏疏风清热之功。甘草调和诸药。选地榆、黄芩、甘草、艾叶、丹皮、连翘水煎外敷祛湿止痒。
疏凿饮子(《世医得效方》)
三花神佑丸(《宣明论方》)
黄龙汤(《伤寒六书》)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胃肠复元膏(《北京中医》)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