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组成
用法
煎服法同甘草麻黄汤方。歌诀:麻黄附子甘草汤,是治少阴表证方,麻黄量小附子温,微汗解表神能强。
方解
本方是甘草麻黄汤加附子而成,附子温阳强壮祛寒,加于甘草麻黄汤中,故治甘草麻黄汤证而陷于阴证者。方中麻黄只取原量之半,是因少阴病宜微发汗之故。本方温阳益气发微汗,能改变神疲无力状态,故为温阳强壮解表,是单纯少阴病的治剂。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解析:少阴病,这里当指病人具有"脉微细,但欲寐"症状。本条又强调:初得二三日的时期内,在没有传里并发太阴病的里证时,则呈现典型的少阴病,即在表的虚寒阴证,治疗宜用麻黄附子甘草微发汗以解表。
临证思考
体弱或老年人若患伤寒或感冒,往往表现为少阴病,因为在表的时间甚短暂,二三日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此所谓得之二三日无里证,而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可见此二三日时纯属表证甚明。二三日后传里,而始有里证,但不是说少阴病根本属里。这里首先弄清少阴病提纲。
辨证要点
表虚寒证见恶寒、无汗、脉微细。
验案
许某,男性,47岁,病历号3752,1978年5月4日初诊。右头痛2天,自感无精神,两手逆冷,恶寒无汗,口中和,不思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咽红多滤泡增生。此属虚寒表证,治以温阳解表,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麻黄10克,炮附子10克,炙甘草6克,芎藭10克。结果:上药服一煎,微汗出,头痛解,未再服药,调养2天,精神如常。
木防己去石加苓硝汤(《金匮要略》)
加减木防己汤(《温病条辨》)
石苇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赤苓汤(《金匮翼》)
清肺饮子(《兰室秘藏》)
清肺饮(《证治汇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