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茯苓12克、猪苓12克、厚朴12克、白芍各12克 ,苍术10克、泽泻10克、黄芩各10克, 橘皮6克、木香各6克
功用
清热利湿。主治湿热(湿重热轻)下注大肠所致的泄泻,症见泻下不爽、粪黄质稀如鸡蛋花样、腹中拘急、小便短赤、苔白厚腻、脉滑数者。
配伍
茯苓、猪苓、泽泻渗湿利水,取其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效;苍术苦温燥湿;黄芩清热燥湿,五药相伍,共奏分利湿热之效;气化则湿亦化,故又选用厚朴、橘皮、木香行气化湿,其中木香并能行气止痛;白芍缓急止痛,配伍木香、川朴,共治腹痛、滞下之症。
运用
1.痢疾初起,腹痛腹胀、下痢赤白、白多赤少、肛门灼热、小便短少、苔白腻、脉滑数属于湿热(或暑湿)蕴蒸者,亦可用本方治之。2.急性肠胃炎、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消化不良等见而泄泻属于湿热下注(湿重热轻)者,可用本方治之。
三仁汤加减(《温病条辨》)
银翘散加减(《温病条辨》)
泻肺饮加减(《眼科纂要》)
防风通圣散加减(《宣明论方》)
三仁汤加减方2(《温病条辨》)
桑白皮汤加减(《古方八阵》)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