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41;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复脉汤

组成

甘草5g,生地黄20g,白芍18g,麦冬15g,阿胶10g(冲),麻仁10g

甘草六钱、干地黄六钱、生白芍六钱、麦冬五钱(不去心)、阿胶三钱、麻仁三钱。

用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剧者,加甘草至一两,地黄、白芍八钱,麦冬七钱。日三,夜一服。

主治

温病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或温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热不退,六七日以外,脉尚躁盛者;或温病误用升散,脉结代,甚者脉两至者;或汗下后,口燥咽干,神倦欲眠,舌赤苔老者。

方论选录

在仲景当日,立炙甘草汤(即复脉汤)治伤于寒者之结代,自有取于参、桂、姜、枣,复脉中之阳。今治伤于温者之阳亢阴竭,不得再补其阳也。乃于该方去参、桂、姜、枣之补阳,加白芍收三阴之阴,故云加减复脉汤。此用古法而不拘于古方,医者之化裁也。


赤小豆当归散方
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朴汤(《广济方》)
金铃子散(《素问保命集》)
舒肝清热方(《广院学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