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验方

李某,女,时年53岁,2008年5月6日初诊。反酸半月余,当地就诊无效。刻诊:反酸,胃灼热,嗳气,口干,大便干,小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型)胃食管反流病。

方用四逆散加味。药用:柴胡10g、制半夏10g、陈皮10g,白芍18g,枳实15g、乌贼骨15g,吴茱萸1g,黄连6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2枚。5剂,每日1剂,水煎服。

5月13日二诊:反酸减轻,胃灼热,嗳气均缓解,大小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效不更方,继用原方加煅瓦楞20g。5剂后诸症消失。

按:《伤寒论.谓:“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是为四逆散原主治之少阴热化四逆证。而四逆散方中,柴胡疏肝,白芍柔肝,枳实主降,行气散结而宣通胃络,甘草缓急。四药合用,共奏舒肝柔肝,降逆和胃之功。本方是治疗肝胃气滞的基本方剂,临床运用范围极广,据报道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肥厚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食道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只要具有肝胃气滞证候,用本方化裁主治,均有较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白芍、枳实有促进胃肠蠕动作用,故本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效。


腰椎骨质增生验方_陈崑山
慢性结肠炎验方_陈崑山
消化性溃疡验方_陈崑山
慢性结肠炎验方_陈崑山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_陈崑山
反流性食管炎验方_陈崑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