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验方

张某,男性,58岁,2012年4月9日初诊。

患者因胸闷气短、背部酸沉(需服硝酸甘油缓解)1年来诊。现症见胸闷气短、背部酸沉,时畏寒、夜间身热,偶口苦,舌淡有瘀斑,苔黄、少津,脉弦滑。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第1对角支100%闭塞,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90%,左前降支中段狭窄80%。心电图检查示STII、STⅢ、STavF,STv2-v6下移。血压为170/100mmHg。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

西医诊断为冠心病

中医诊断为胸痹

辨证为心阳不振、血瘀痰凝、肝阳偏亢

治宜温阳益心、活血化痰、平抑肝阳。

处方:夏枯草30g,决明子20g,党参20g,麦冬15g,黄连10g,清半夏15g,瓜蒌15g,薤白15g,赤芍15g,川芎15g,茯苓15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甘草10g。2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

二诊(2012年4月28日):胸闷、气短减轻,夜间身热减轻,但时有午后心前区不适、背部酸沉。血压为130/100mmHg。舌淡红稍紫,苔黄滑,脉滑。上方去龙骨、牡蛎,加枳实15g、竹茹15g、桂枝10g、钩藤30g。30剂,煎服方法同前。

三诊(2012年5月27日):心前不适未发作,停服硝酸甘油,偶有气短、背沉、晨起恶心,时有口角不适。血压140/95mmHg。舌淡红稍紫,苔薄黄,脉滑缓。上方去枳实、桂枝,加黄精15g、仙茅10g、龙骨30g(先煎)。30剂,煎服方法同前。

四诊(2012年7月1日):诸症消失,无明显不适。血压为130/85mmHg。守法治疗,连服汤药270剂。

2013年4月27日冠状动脉CT检查示第1对角支轻度狭窄(25%~49%),右冠状动脉中段及左前降支中段中重度狭窄(50%~89%),心电图大致正常。守法治疗,随诊5年,无明显不适,心电图及生化指标均正常,无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按语:本案患者除典型的心阳不振、血瘀痰凝外还可见血压升高、口苦、身热等肝阳偏亢的症状,在温阳益心、活血化痰的基础上加用夏枯草、决明子、钩藤、龙骨、牡蛎以平肝潜阳。二诊、三诊时血压降低、身热不显,但阳虚痰热的症状凸显,故加桂枝、仙茅振奋心阳,枳实、竹茹清热化痰。守法治疗1年余,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心电图得到了明显改善。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验方_刘志明
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方_刘志明
胃胀验方_刘志明
食道炎验方_刘志明
胃胀验方_李士懋
胃胀验方_李今庸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