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验方

病例:郭姓患者,男,47岁,2000年6月12日初诊。

不寐(顽固性失眠),瘀血内阻,心神被扰。

患者患顽固性失眠已三十余年。初始间断不寐,而后逐渐加重,严重时彻夜不眠,一般情况每晚也只能睡眠2~3小时,伴头刺痛或抽痛,平卧胸部如负重物。平时遇事善忘,神思欠敏,不能正常工作。现每晚必服三唑仑等西药方可入睡。舌质红暗、边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

西医诊断:顽固性失眠

证属:瘀血内阻,心神被扰。

治法:活血化瘀,通心气,安心神。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酸枣仁。

处方:当归20g,生地15g,川牛膝15g,桃仁10g(捣),红花10g,枳壳10g,炒赤芍10g,柴胡10g,川芎10g,炙甘草6g,炒枣仁120g(捣)。每日1剂,每晚煎服头煎,次晨煎服二煎。连服10日,睡眠明显改善,头抽痛及平卧胸如负重之感消失。故继以原方减炒枣仁为90g,后次第减量,并嘱逐减三唑仑等药量,渐至停用。如此服上方1个月,睡眠正常。

本案评述:患者不寐三十余年。中医认为“久病必瘀”。症见头刺痛或抽痛,平卧胸如负重,遇事善忘,神思欠敏,均说明血瘀所致。故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以通心络,重用酸枣仁养血安神。符合《内经》“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旨。

十二、肝肾阴虚,胃阴不足,肝血亏虚,魂失所藏

前面在第四类证型说了“血虚肝郁,郁火内扰,心神不宁”所致的不寐,又在第八类证型说了“肝胆实火,上扰心神,心神不宁”所致的不寐,但不论是肝郁化火还是肝胆实火,如果久治不愈,耗伤阴液,均可形成“肝肾阴虚,肝血亏虚,魂失所藏”的不寐。此类证型在临床中较少见。因此,在课题36例中仅有1例。


哮鸣验方_成肇智
哮鸣验方_成肇智
哮鸣验方_成肇智
气短验方_成肇智
心悸验方_成肇智
心悸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