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鸣验方

【症状】呼吸急促,喉中痰鸣,遇热易发,胸闷烦躁,声高气粗,痰黄稠黏而咳吐不爽,面红咽干,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本型乃痰浊蕴肺,感热触发,痰热壅遏,息道阻塞所致。

本型与上型同属发作期的实证,但本型为热痰,以遇热触发、咳痰黄稠不爽、面红气粗、烦躁饮冷、舌红苔黄等为辨证要点;

上型为寒痰,以感寒则发、咳痰白黏或清稀、面青背冷、畏寒喜温、苔白滑等为临床特征。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热证,实证,阳证。病机:痰热壅肺,肺失宣降,息道阻塞。

【治法】清肺涤痰,降气止哮。

本型源于痰热壅肺,故治疗当以清化热痰为本;痰阻气逆引发哮鸣,故佐以降气肃肺以止哮。

【方剂】以定喘汤加减为主方:

【组成】黄芩12g,桑白皮15g,麻黄10g,杏仁10g,款冬花10g,紫苏子10g,白果10g,甘草6g,鱼腥草30g,葶苈子15g,地龙10g。

水煎服。

方中黄芩、桑白皮、葶苈子清肺涤痰,为主药;麻黄、杏仁宣肺化痰,鱼腥草、地龙清热定喘,共为辅药;款冬花、紫苏子降气,白果敛肺,为佐药;甘草泻火祛痰兼调和诸药,为使药。

若咽喉肿痛,加射干12g,僵蚕10g,牛蒡子12g;

痰黄胶黏难咯,加知母10g,川贝母10g,蛤壳粉10g(包煎);

若便秘、腹胀痛,加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兑服)。


皮下脂膜炎验方_陈崑山
口腔溃疡验方_陈崑山
神经性耳鸣验方_陈崑山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方_陈崑山
眩晕验方_陈崑山
不育症验方_陈崑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