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常因气候变化、饮食不当或劳累过度而哮喘反复发作,咳痰清稀,气短心悸,动则加剧,声低乏力,食少便溏,自汗恶风,易于感冒,或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弱或沉细。
【辨证分析】本型乃哮喘日久或反复发作,肺脾气耗,甚至脾肾阳衰,津聚为痰,肺失宣降、肾不纳气所致。本型哮鸣虽属寒证,但与寒痰伏肺型比较,有虚实之异。
本型阳气虚衰兼痰滞,多发生在缓解期,临床上以哮鸣声小、畏寒肢冷、易于感冒、自汗心悸、动则气喘、气短难续、咳痰色白清稀、舌淡胖、脉细弱为特点;而寒痰伏肺型为实寒证,见于发作期,以哮鸣声大、恶寒背冷、呼吸气促、胸膈满闷、面晦带青、苔白滑、脉弦紧等为辨证要领。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寒证,虚证,阴证。病机:阳气虚衰,津聚成痰,肺失宣降。
【治法】益气温阳,理气化痰。
气虚阳衰为本型哮鸣之本,痰滞息道为其标,故温补阳气治其本,理气化痰治其标,病根得除,哮喘渐愈。
【方剂】以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味为主方:
【组成】人参5g,白术12g,茯苓12g,制半夏12g,陈皮6g,炙甘草6g,黄芪15g,防风10g,五味子6g,淫羊藿10g,补骨脂10g,当归10g。
水煎服。
方中人参、黄芪温补阳气,为主药;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淫羊藿、补骨脂补肾壮阳,为辅药;半夏、陈皮理气化痰,防风祛风散邪,当归养血活血,五味子敛肺滋肾,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阳虚严重,加制附子10g,肉桂3g(煱服),干姜6g;
兼肾不纳气,加核桃肉12g,冬虫夏草6g,沉香6g(研末分吞);
兼阴虚,咳呛痰黏,咽干舌红,加沙参12g,麦冬10g,玉竹10g。
不育症验方_陈崑山
慢性前列腺炎验方_陈崑山
睾丸炎验方_陈崑山
睾丸炎验方_陈崑山
睾丸炎验方_陈崑山
慢性前列腺炎验方_陈崑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