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乳素血症验方

高催乳素血症——月经过少案

熊某,女,33岁,已婚,贵阳市房开公司职员。因人流后月经减少8个月,于2001年2月20日初诊。

自述8个月前妊娠50天行人流术,手术顺利,流血8天净。术后月经40余天复潮,量少色黯,用纸不足半包,3天净。自此后经来常推后10余天,经量渐进性减少,2~3天干净。人流术前月经量正常偏少,用纸半包多,周期30天左右。平时常感腰酸不适、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口干心烦、大便不爽等症状。月经减少后未系统治疗,间或服过当归丸等,无明显效果。3个月前开始时感乳胀并挤出少量乳汁,到贵阳医学院查内分泌,诊为“高催乳素血症”,建议口服“溴隐亭”,患者未服从。末次月经2001年2月15日,经来呈点滴状,2天净,未用纸垫。就诊时经净3天,见其两颧潮红,面有黯斑,表情抑郁,皮肤不润,乳房胀痛,仍可挤出少量淡黄色乳汁,上述腰酸不适、头晕耳鸣等症状仍现。舌黯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无力。妇科检查、乳腺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查血清催乳素为829.35μIU/mL。顺产1胎,人流3次。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月经后期。

西医诊断:高催乳素血症。

辨证:肝肾阴亏,肝气郁滞。

治法:滋肾养肝,疏肝活血,抑乳调经。

方药:加味抑乳两地汤(经验方)。

处方用药:生地30g,玄参30g,麦冬15g,地骨皮15g,阿胶珠15g,白芍15g,山药15g,山萸肉12g,川楝子15g,丹皮12g,当归15g,桃仁15g,生麦芽60g,怀牛膝10g。

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2周后复诊。

二诊(2001-03-06):服上药头晕耳鸣、口干心烦、大便不爽、乳房胀痛等症状减轻,仍可挤出少量淡黄色乳汁。方不更张,续服至经来。

三诊(2001-03-30):月经5天前来潮(周期40天),量稍增,色转红,用纸2张,乳房胀痛减轻,挤出乳汁减少。上方去丹皮、钩藤,加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川芎15g。服至月经来潮。

四诊(2001-05-05):月经35天来潮,量增多,用纸6张,色鲜红,3天净,余症明显好转,面斑变淡,无乳汁挤出。经来2天复查血清催乳素降至正常(593.14μIU/mL)。上方服至经来。后随访月经正常。

按:患者多孕多产,屡伤肾气精血,8个月前人流术后肾气更伤,致肾虚精血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经来推后量少;因月经量少,精血不足,致肝疏泄失常,气血不循常道下注冲任胞宫,上行变为乳汁溢出;面有黯斑、乳房胀痛、腰酸不适、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大便不爽等均为阴虚肝郁之证候。西医检查是因催乳素增高导致月经过少。先父自拟加味抑乳两地汤治疗3个月获效。两地汤出自清代《傅青主女科》,由生地黄、玄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组成,具有养阴清热之功。患者阴虚肝郁,选两地汤加山茱萸、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川楝子疏肝行气止痛;丹皮清热散瘀;当归与桃仁合用,补血祛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生麦芽回乳;怀牛膝补肾,引血下行。全方滋养肾肝,清热凉血,疏肝活血,抑乳调经。本案例治疗的特点一是抓住肾主月经、肝肾同源、阴阳互根的原则,正如《证治准绳·女科·调经门》所曰:“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二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方中重用生麦芽回乳。现代药理研究,生麦芽含有麦角胺类化合物,能够抑制催乳素的分泌,用于回乳。


脂溢性皮炎验方_陈达灿
荨麻疹验方_陈达灿
牛皮癣验方_陈达灿
脂溢性皮炎验方_陈达灿
湿疹验方_陈达灿
寻常型银屑病验方_陈达灿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