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陆某某,女性,85岁,2017年4月1日初诊。
发病过程:患者于2017年2月突发阵作胸闷疼痛,3月持续加剧,既往高血压病多年,未服药治疗,晨起见眼睑浮肿,午后双下肢水肿,水肿皮肤呈透明状,按之凹陷不起,腰不能直,震颤、行动不利,骨关节肿大,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走路即心慌心悸。患者拒绝服用西药治疗,在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3级,骨性关节炎。因治疗无效而慕名前来诊治。
【首诊证候】
刻诊:形体瘦弱,面色黯滞,山根低平、晦暗无光有明显横纹,神倦声低,舌质淡黯,舌体右歪,舌苔薄白,脉结、滑。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胸痹,中风中经络,痹症。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3级,骨性关节炎。
治法:治以温肾阳,利水气。
处方:拟真武汤加减:
制附子15克(先煎),茯苓30克,白术30克,白芍10克,泽泻30克,桂枝15克,地龙10克,猪苓30克。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嘱其忌生冷寒凉食品,忌劳累恼怒,慎起居。
【随诊过程】
二诊:2017年4月8日
七剂水煎服后,胸痛症状基本消失,下肢浮肿减轻明显,心悸心慌亦见减轻。舌淡红,舌体右歪,舌苔薄白,脉结。以首诊处方加黄芪30克,党参30克,继服14剂。
治疗效果:二诊后,当年6月患者传来喜讯,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下肢浮肿痊愈,胸痛再无发作,偶见心悸乏力,医嘱每日以红参10克煎水代茶饮。后继追踪,病已告愈。
【按语】
辨证思路:本例患者为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属于临床重症,症状繁多,病机复杂。患者胸痹日久,血脉不通,肾阳亏虚,肾不主水,阳虚水泛,故见头面、双下肢浮肿,畏寒肢冷,小便短少;水气上逆、饮邪上泛,故见心悸心慌。
诊治经验:罗师辨为心肾阳虚、心脉痹阻之证,证属《伤寒论.之真武汤。《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此患者症属少阴病证,方用真武汤加减,初服七剂已获明显疗效。方中合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重用制附子补火助阳;猪苓利水渗湿;加地龙通利经络、息风止痉。二诊中效不更方,继以前方加黄芪、党参健脾益气。本证虚实夹杂,罗师运用真武汤治疗此类阳虚水泛病证每获奇效。
心律失常验方_缪灿铭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验方_缪灿铭
血管神经性头痛验方_缪灿铭
急性心肌梗塞验方_缪灿铭
高血压验方_缪灿铭
高血压验方_缪灿铭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